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昌江交通
昌江陸路交通十分便捷,縣城石碌鎮距省會???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190公里、距三亞市210公里(全程高速公路),縣內公路四通八達,全縣各鎮已全部實現公路通車;工業區內的工業大道于2005年9月動工興建;昌江縣城有鐵路直達海口、三亞和八所港,粵海鐵路貫穿全境,工業開發區內設貨運及客運站點。
特產推薦 芒果
芒果
芒果芒果又名“望果”,即取意“希望之果”。果實橢圓滑潤,果皮呈檸檬黃色,味道甘醇,營養價值很高,維生素A含量高達3.8%,比杏子還要多出1倍。維生素C的含量也超過桔子、草莓。芒果含有糖、蛋白質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均為人體所必需。芒果除食用外,具有極大的藥用價值,其果皮也可入藥,為利尿、浚下劑。
最佳旅游時間
11月至翌年4月。5-10月是雨季,出行注意攜帶雨具。
建議旅游天數 1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昌江棋子灣;
風土人情
地理環境
昌江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4.3℃,全年無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1676毫米,生態環境好,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發展名特優水果、反季節瓜菜等熱帶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歷史文化
昌江黎族自治縣位于海南島西部,版圖狹長,東接白沙,南連樂東,西隔昌化江與東方相望,東北一角與儋州連壤,北臨北部灣海面。
昌江縣歷史悠久。據史志記載,唐虞時代屬南交,夏、商、周三代為揚越之南裔,秦代為象郡之外徼。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置珠崖、儋耳郡領儋耳、至來、九龍三縣。至來縣(即今昌江縣)縣治在今昌城鄉舊縣村。西漢昭帝始元五年年(公元前82年)廢儋耳郡,于是至來縣為珠崖郡轄。元帝初三年(公元前46年)罷珠崖郡,改為朱盧縣。
東漢建武十九年(公元前43年)省朱盧縣置珠崖縣,故原至來縣屬合浦郡遙領。三國吳大帝黃武七年(223年)改合浦郡為朱官郡,郡治在徐聞,領朱官、朱盧二縣。原至來縣并入朱盧縣。赤烏五年(公元242年)復置珠崖郡,郡治仍在徐聞,原至來縣為珠崖郡轄。 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屬交州。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復置珠崖郡,但不久就廢除并合浦郡,歸屬越州。梁大同(公元535-545年)中,廢儋耳郡地置崖州, 至來縣歸屬崖州。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崖州為珠崖郡 以漢時至來縣析置為義倫、昌化、吉安三纖昌化縣在今昌城鄉舊縣村后又析珠崖西南地設置臨振郡, 以義倫、吉安屬珠崖,昌化屬臨振郡。
唐初,將吉安縣并入昌化縣, 屬儋州轄。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析昌化縣置吉安縣,屬嶺南道。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儋州為昌化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昌化郡為儋州,廢吉安縣置洛場縣(縣治置在今儋縣洛鎮), 昌化縣原屬儋州轄, 隸屬同陵南道。 五代屬儋州,歸南漢。
宋初,縣治移置二水洲中, 熙橋鎮,以隸于瓊管安撫司, 屬昌化軍轄。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置南寧縣仍屬儋州,至光緒三十年(公元1905年)升崖州為直隸州,昌化屬崖州轄,統于瓊崖道。民國三年(1914 年)昌化縣改名為昌江縣。其由來是,1914年5月, 當時的廣東省民政部長朱開憲令各知事,遞照部令改定全國重復之縣名。因昌化縣與浙江省的昌化縣同名,又因昌化江從五指山發源后流經昌化縣,故將昌化縣改名為昌江縣,當時縣治原設在昌化城,迄至1950年5月30日,昌江、感恩二縣解放,成立昌感縣人民政府, 縣治遷移設置在今東方縣的北黎鎮。1958年12月又經國務院批準,將昌感、東方、白沙三縣合并為東方縣,縣治設在叉河鎮(今昌江縣轄)。1960年,縣治又遷往八所鎮(今東方縣轄)。 1962年5月撤大縣,復立昌江縣,縣治設在石碌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