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目前潮州沒有機場,乘坐飛機需到汕頭機場。
廣梅汕鐵路通過,將潮州納入粵東鐵路線路網,可以輕松乘坐列車到達廣州、深圳、武昌、九江等城市;廣州每天都有3班列車開至潮州。
潮州境內有汕汾高速公路、324國道、廣梅汕鐵路通過,汕汾高速公路、國道324線均穿過潮州。潮州主要汽車站有兩個,分別是汽車總站和西門車站。
潮州當地交通
公交
潮州市區共有九條公交線路分布,票價2元,自動投幣不設找贖,早班車時間為6:40,末班車為18:30。另外,開設了郊區線路,分別是庵埠—沙溪、庵埠—東鳳。
出租車
潮州市區內的出租車按每公里起步價3至5元打表計費,同時每車次加收1元燃油附加費。
鴨母捻色澤潔白、軟滑細膩、清香甜美,形似鴨蛋,煮時既浮又沉,故名。其制作方法很獨特:先把上等糯米浸透,和水磨成漿粉,裝入布袋壓出水分,再倒出來 揉壓,直至又柔又韌,再做成小酒杯般的粑皮,包上精制的綠豆蓉、紅豆沙、芋泥、水晶(用冬瓜、香黃皮制成)等甜餡,捏成比荔枝果稍大一些的湯圓,放進白糖湯中煮熟,即成冬夜夏日之極佳小食。
春餅的皮酥脆,餡咸香,一口咬下去,只覺口齒留香,食欲大增,不僅讓潮州人四季都愛吃,而且來潮的客人不可不品嘗。
60年代的米果汁是很經濟的傳統小食之一。當時一名普通工人的薪水,平均在200元上下,米果汁攤的各種豬雜,兩、三角錢一小件,米果片每碗一、兩角,所以只要花上數角錢,就可飽餐一頓,吃個痛快。
豬腳圈味道、口感香脆,是潮州小孩特喜愛的一款小食。因其呈圓圈,狀為從豬蹄上切下來,故人們美其名為豬腳圈。
韭菜果包的餡是韭菜和花生仁,在蒸籠上蒸熟后再刷上一層香噴噴的芝麻油,吃起來更加香甜潤滑,還有些人吃時要放到炒鍋上略煎再吃。
美食聚集地
西馬路頭
來潮州旅游的游客想要盡興地吃遍潮州美食真是一件難事,因為潮州美食很分散。
潮州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物華天寶,擁有眾多特產,其中潮州柑和鳳凰茶久負盛名,還有潮繡、抽紗、陶瓷、木雕等著名工藝品。
潮州柑是潮汕地區著名水果品種之一,也是潮州菜常用的烹調原料。 潮州柑在潮汕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潮州柑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鳳凰茶屬烏龍茶,產于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區。鳳凰山是中國烏龍名茶之鄉,位于潮州市區北部,主峰海拔1497米,終日云 霧繚繞,特別適宜種茶。
潮繡也叫潮州繡,是潮州的主要傳統工藝美術品。潮繡屬于廣東刺繡。但廣繡指廣州刺?;浝C,與蘇繡、湘繡、蜀繡并稱,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傳說潮繡創始于少數民族,與黎族織錦同源。
潮州抽紗是傳統的潮州刺繡與歐洲抽紗相結合的產物,有著百年的歷史,以其技藝精巧、輕盈淡雅見長,被譽為“南國之花”。如今在潮州開元寺珍藏的就有唐代的潮繡幔帳幢幡。
因其多采用棉、麻布,法絲、玻璃紗為面料,白色或淡淺色紗線繡制,民間俗稱“做白紗”,以有別于傳統潮繡的“做絨”。
潮州陶瓷分美術陳設瓷、日用瓷、建筑衛生瓷和特種陶瓷等大類。美術陳設瓷又分人物瓷塑、通花瓷花、動物瓷和花瓶(盤)彩繪等。
購物天堂
新橋東路
潮州市區的商業街位于新橋東路。它是潮州商業較為繁榮的地帶,有中高檔的服裝店,有少男少女喜歡的另類飾物,也有近些年新興的格子店,有護膚化妝品專賣店等等。
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別具風味的潮州菜、開拓進取的潮州人、天人合一的潮汕民居,構成了這座彌漫著海味的嶺海名邦。
最佳旅游時間
9月-10月最佳。潮州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7、8月份氣溫相對較高,全年雨量充沛,終年常綠。
建議旅游天數 1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廣濟橋——廣濟門城樓——古城石牌坊——西馬路;
風土人情
地理氣候
潮州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這里夏長冬短,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不見雪,年平均氣溫21.4℃,是個天然的恒溫箱。
文化
潮州文化是一種民系文化,為海內外全體潮州人所共有。其涵蓋范圍甚廣,主要包含: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工藝、潮州木雕、潮繡、潮州大鑼鼓等。
歷史文化
潮州歷史悠久,先民屬古閩越族。自秦漢以后,中原漢族后裔南遷入潮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屬南海郡,始載入版圖。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從潮州到泉州,各割出一部分,設置了漳州。隋唐以后,隨著戰亂、戍邊、遠謫和民族大遷移,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潮郡被譽為“海濱鄒魯”。
1907年5月22日發生了丁未黃岡起義,1921年之后,汕頭建市設立市政廳,屬廣東省政府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