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法蘭克福特產
法蘭克福的購物選擇豐富多彩,在歌德大街(Goethestra?e)上有高檔時裝店、采爾步行街(Zeil)上有大型購物中心,席勒大街(Schillerstra?e)上則有優質的瓷器和家居用品。各市區自有的購物街相對安靜,人們在那里甚至可以找到出售稀奇古怪商品的小店。每周六上午,在美因河岸(Mainufer)都有一個舊貨市場,市場上出售各種小百貨、古董和服裝。
這座城市既富有傳統又充滿現代感,既有商業又有文化氣息,既忙碌又安逸,這些有趣的對比就是它的標志。
最佳旅游時間 5月-10月最佳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歌德故居——保羅教堂——羅馬貝格;D2呂德斯海姆——美因茨。
注意事項
1、所有時刻表都分三種:工作日、周六日、節假日,請按圖索驥找清楚。
2、大部分公車和一部分電車下車前需要按停車鈕提示司機停車。
3、不會用自動售票機的話,賣票的地方叫做Reisezentrum,意思是旅行中心。
4、不要對德國人的英語有太高指望。聽不懂的話把每一個吐痰的聲音都代換成r的音試試。或者你可以選擇直接問亞洲人,八成他是中國人。
5、和伊斯蘭國家相反,請盡量直視每個人的眼睛。
6、在超市買水的話得付瓶子的押金,瓶子是可以退的。
7、凡是有頂兒的地方就不能抽煙,吸煙區除外。
風土人情
地理氣候
法蘭克福位于美因河右岸,臨近美因河與萊茵河的交匯點,坐落在陶努斯山南面的大平原上。市中心和內城在美因河北岸,美因河上眾多的橋梁把內城與近郊薩克森豪森地區連接在一起。法蘭克福氣候溫和,春秋季比較潮濕,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夏冬溫差很大。1月份平均氣溫-1.5℃,7月份平均氣溫17.5℃。
民風民俗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么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歷史文化
法蘭克福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元年前后,那時萊茵河和多瑙河是羅馬帝國的北方邊界,但兩河并不相連,其間無險可守,因此羅馬人修筑了連接兩河的長城。連綿數百里,從法蘭克福附近經過。于是人們在這里設置了駐軍營地,這一帶成為邊境要塞。隨著羅馬帝國的崩潰,這時軍營圯毀,日漸荒蕪,幾乎被人遺忘,直到8世紀才再度興起。傳說,一天拂曉,漫天大霧,查理大帝打了敗仗,逃到美因河邊,找不到向導,無法渡河。危急之中看見一只母鹿涉水過河了,大軍也隨之過河,轉危為安。為了紀念這件事,查理大帝下令在當地建筑一座城市,取名法蘭克福,意思是法蘭克人(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的渡口。
公元794年法蘭克福作為查理大帝的行都首次載入史冊。此后法蘭克福一直是德意志的重要政治舞臺。神圣羅馬帝國時期,皇帝由勢力雄厚的諸侯即選帝侯選舉。1152年,選帝侯們首次在法蘭克福聚會,選舉綽號“巴巴羅薩(意為紅胡子)腓特烈一世為帝。1356年卡爾四世頒布金牛詔書,正式規定,選皇帝在法蘭克福舉行。1562年,法蘭克福又取代亞琛,成為皇帝加冕盛典舉行地,前后有10位皇帝在這里加冕,登上皇帝寶座。
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正式告終,該年法蘭克福成為萊茵聯邦政府的駐地。1816年到1866年,法蘭克福又成為德意志邦聯議會所在地。1848年在席卷歐洲大陸的革命風暴中,德意志各邦組成德意志國民議會,在法蘭克福舉行會議討論德意志的統一問題,是為德國統一前奏。1866年法蘭克福并入普魯士。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33次大轟炸摧毀了法蘭克福80%的建筑,留下1700萬噸垃圾。千年古城,變為一片廢墟。戰后法蘭克福迅速重建,發展驚人,今天除化學、電子、機械工業外,第三產業如交通、金融、博覽事業更是蓬勃發展,市區一改舊觀,高樓林立,法蘭克福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