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撫順的特產,是撫順人在引入的麻辣燙基礎上發明的,非常受歡迎,有甜酸口味,麻辣口味等等。比較有名的麻辣拌,主要集中在幾所學校周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撫順二中、撫順一中、十中等。
蘇耗子,又稱“粘耗子”,“蘇葉餑餑”,也有叫“蘇葉干糧”的。食之香甜可口并帶有蘇子葉的清香,滿族人民不僅平時喜食之,而且時逢祭祀還常用來供神。
黃金肉是滿族古老的宮廷風味名菜,曾被列為滿族珍饈第一味,自清朝建立以后,每臨大典盛會,酒席宴前,第一道菜,必須要首先上黃金肉。而這道美肴,據說為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創制。
菜包,又稱“吃包兒飯”、“吃乏克”、“吃菜團子”。菜包子本來就是東北的特色美食,新鮮的蔬菜清香混雜著恰到好處的面食散發出來的小麥香,讓人食欲大增。
波羅,又作“波勤”,“波離”,即柞樹,亦稱“橡子樹”。滿語“波羅”,其義為米或米谷。波羅葉有保健的作用,所以滿族人用來包裹面試去蒸熟。
即鹿的茸角。是已經形成軟骨尚未完全骨化的袋角。是滋補強壯劑。且有提高血壓,振奮精神,促進紅細胞、血紅蛋白的生成,促進胃腸蠕動及分泌機能。用鹿茸配制的中藥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陰,能強筋壯骨,益氣強志,可治多種疾病。
素有“東北三寶”之一,被譽為“百草之王”。人參是撫順東部山區著名特產,在中藥材中占居首位。人參根入藥,可補五臟,安神、定魂,止警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可延年。
又叫煤玉,古人稱之為石墨精、石涅精,是撫順的特產。撫順藝人用煤精雕刻成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神話故事及書案文獻等工藝品,美觀大方,古樸素雅,別具風采,是世界上一絕。
由撫順特產研究所引進。果實近圓形,橫徑略大于縱徑,果形指數0.90。果實中大,平均果重111.4克,最大果重180克。果實陽面鮮紅色,紅色覆蓋面積達65-70%。果面滑富有光澤。果點大而密,近圓形。
購物天堂
東西四路步行街
撫順較為繁華的步行街,步行街上有罕王商場、金匯廣場、撫順商業城等多家大型商場,可滿足各類人群的購物需求!
探尋滿族故里,開啟啟運之行, 游老城的秀麗山水,賞煤都的過往今朝。
最佳旅游時間
四季皆可。春有高山夏玩水,秋看落葉冬賞雪。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紅河谷漂流→月牙島公園;D2皇家極地海洋公園→熱高水上樂園。
風土人情
環境氣候
撫順市屬于中溫帶東亞大陸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夏熱多雨,冬寒漫長,溫差較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5~7℃,≥10℃積溫平均為2700~3200℃;無霜期為130~15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760~79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230~252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1~58%。
歷史文化
戰國時期,撫順地區屬燕國的遼東郡。漢代設玄菟郡,治所即在撫順。西晉時期的高句麗王國在撫順的高爾山上建新城。初唐時期曾為安東都護府下轄的都督府治所在地。遼、金時置貴德州統轄撫順地區。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修筑撫順城,撫順得名于此,其交為“撫綏邊疆,順導夷民”。撫順的新賓滿族自治縣是清王朝的發祥地,境內的赫圖阿拉遺址即為后金的都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撫順為直轄市。1954年遼東、遼西省合并為遼寧省,撫順改為省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