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二毛燒雞居邯鄲“八大地方風味美食”之首。主要特點是透熟離骨,肉嫩且爛,咸香清純,回味鮮美。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味道不變,經久不衰。
源于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歷史,屬傳統小吃流傳至今,是河北省永年縣的地方風味特產,又稱“驢灌腸”。“驢肉香腸”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回味悠長,深受消費者青睞,已成為消費者饋贈親友、日常消費之佳品。
“郭八火燒”作料齊全,制作精細,風味獨特,層多且薄,每張上有二十五層至三十層,外表金黃油亮,呈現石榴籽狀,吃起來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誘人。
美食聚集地
學步橋小吃街
學步橋的小吃街已經地地道道的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又因為位置離幾所學校很近,一到放學的時候這里就會吸引很多學生來吃,熱鬧非凡。這里有一家的臭豆腐特別好吃,但是攤位只有本地人知道,吃完再喝一碗熱湯,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交通:市內乘坐環5路、6、25、35、40、63、68、70路到學步橋或七中站下。
漫步叢臺追憶趙王城,歷史的風霜掩蓋不住這座北方小城的古樸氣息,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里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最佳旅游時間
四季皆宜。邯鄲為歷史古都,文化氣息濃厚,對天氣沒有特殊要求。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黃粱夢呂仙祠——武靈叢臺——學步橋,D2.媧皇宮——邯鄲市博物館。
風土人情
氣候
邯鄲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干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低氣溫-19℃,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6.9℃,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
環境
邯鄲市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全市自西向東大致可分為五級階梯:西北部中山區、西部低山區、中部低山丘陵區、中部盆地區、東部沖積平原。 2008年到2010年邯鄲市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的路線圖已確定,屆時邯鄲將基本形成“城鄉容貌整潔、基礎設施完善、交通四通八達、生態環境優良、城市亮點突出、百姓生活宜居”的城鄉新貌。
歷史文化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8000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統一中國后,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漢代與長安、洛陽、臨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曹魏集團在邯鄲南部鄴城一帶建都;北宋時期,邯鄲東部的大名成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29師司令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雞澤毛遂文化、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北齊石窟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十多項文化脈系,內涵博大精深,風格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