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信宜食慣嘴粉皮,原產于該市郊池洞鎮食慣嘴(地名),已有百多年歷史。這種粉皮以大米為原料,加水磨漿,然后用蒸具蒸熟成一張白紙狀的粉皮。磨制的十分講究,選料上乘,要用冬季稻黃谷,精心加工成白米,用適當比例的水,浸一小時以后才磨,必須磨兩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細磨,適當加上配料,蒸粉皮時一要薄,二要猛火,并特別要掌握火候。蒸好后切成絲條狀,再加上調味品,即可食用。
而茂名人有吃宵夜的習慣。其中電白的海馬瑤柱粥味道清香爽口,令人擊掌叫絕。 海馬瑤柱粥中選用的海馬,是海蟹中的一種爬行動物,俗名白蝥蟹。個體小,形像螃蟹,在適應它環境的海灘里繁殖,棲息在潔白的沙灘洞穴里,性癖幽居,日息夜游,群居斗毆殘殺,在茂名市電城鎮蓮頭。
化州香油雞的制作很講究原材料和制作工序,首先雞必須是精選農村山地圈養的走地閹雞,因為走地及吃山中野食長大,所以肉質口感非常好。然后是嚴謹的制作工序,化州香油雞有隔水清蒸和熱湯澆制兩種做法,隔水清蒸做法口感爽滑而有彈性,味道濃厚,原汁原味;熱水澆制則口感爽滑而嫩香,散發清香。
高州角雕,采用各種水牛角、山羊角,利用其形狀、紋理、色澤,經過精心設計,運用鋼鋸造坯,鋼刀精雕細刻,再涂以蠟油,最后拋光等等工藝,而制作成的工藝美術品。
工藝蠟燭是一種在燃燒時產生各種顏色火焰的蠟燭,由主燃劑、發色劑和其它助劑組成。發色原理是依照某些金屬離子或其化合物在受熱時,分子中的電子受高溫作用,偏離了原來的軌道,形成躍遷運動。電子在躍遷運動時放出原來儲藏的能量,而發出各種光澤,光的顏色取決于物質的輻射光譜。
白糖罌荔枝,簡稱白糖罌,為荔枝的一個品種,又名蜂糖罌、中華紅。該品種果肉爽脆,味清甜,是廣東省品質最優良的早熟品種。主要產于茂名市的高州、電白等地,約有二、三百年栽培歷史。
茂名,一個對祖輩無比尊敬的地方,一個可以靜靜看漁家捕魚唱漁歌的地方,一個可以吃廣東美食的地方。
最佳旅游時間 全年皆宜,氣候溫暖。
建議旅游天數 1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中國第一灘
風土人情
環境氣候
茂名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0°19°-111°41°,北緯21°22°-22°42°。東毗陽江,西臨湛江,北連云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南臨南海。東北距廣州362公里,西南距湛江121公里。全市陸地總面積11458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6.4%。
茂名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溫和氣候。“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熱同季,夏長冬暖,四季如春”。
歷史文化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高涼”兩字可能是“高高的涼爽的山崗”,高州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府禹貢楊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晉宋為高涼、高興郡地。梁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電白郡,隋平陳郡廢為高涼,永熙二郡地,時茂名電白屬高涼郡,良德屬永熙郡。
隋朝開國18年(公元589),先用潘茂名其名命名茂名縣(屬高涼),唐太宗貞觀18年(公元644年)又把南宕州以潘茂名的姓命名潘州。全國以道士之姓設州,以名設縣,唯有潘茂名一個。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0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布政司使。本朝(清)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
中華民國期間,廢高州府,茂名縣先后屬高雷綏靖處督辦、南路行署第七專區所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茂名縣先后屬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專區(行政區)所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