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那曲火車站是青藏鐵路的中轉站和補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車站。那曲火車站位于那曲西面約兩公里的門地鄉俄瑪迪格村,緊臨青藏公路。目前有從北京出發的T27和T28,成都出發的T21、T22、T23和T24,重慶出發的T221、T222、T223和T224,蘭州出發的K917和K918,西寧出發的N917和N918都在那曲經停。
那曲是西藏的重要城鎮,同時也是青藏線上的重要交通要道,所以那曲至各地的交通是非常方便的,特別是前往拉薩及青海的交通,班車很多,也很方便。那曲至拉薩有各種班車如桑塔納、金杯面包、中巴車,車費60至100元不等,每天早晨至下午隨時都發車。
包車的價格隨季節的變化和供需的變化價格不等。選擇從青藏線進藏的,包車的選擇余地較大,因青藏線路況不錯,除了越野車外,其他各類型號的車都可跑青藏線,比如:桑塔納、各類小面包車等。可從西寧開始包車,也可從格爾木開始包車。
風干肉是最那曲的著名特產。藏北的風干肉雖不能說是西藏最好的,但也絕對數的上。風干肉按照制作工藝的不同分成兩種,一種是加鹽的,一種是直接風干的。加了鹽的味道好一點,但是不脆;相比起來,當地人還是更喜歡不加鹽的那種。當地市場里還有許多民族手工藝品,也值得看一看。
分兩種,一種是乳汁提取酥油后剩下的物質,經燒煮,水分蒸發后凝結成塊,然后將它壓成餅狀,或切成條塊狀晾干食用;還有一種,用酪漿燒煮,晾干后結絲狀或粒狀,有甜酪干、酸酪干、白酪干、青酪干等。
藏族的主要飲料。寒冷的時候可以驅寒;吃肉的時候可以去膩;饑餓的時候可以充饑;困乏的時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時候,還可以清醒頭腦。茶葉中含有維生素,可以減輕高原缺少蔬菜帶來的損害。非常好客的藏民用酥油茶來招待貴客,此時客人不能謝絕,否則藏民會認為您非常失禮。
是用小麥或青稞經發酵而制成的低度燒酒,味淡而醇,約20-30度。藏東芒康縣和邊陲亞東縣的燒酒以最有特色而著稱。
是乳汗發酵釀制成的半凝固體食品,有“達雪”(用提取酥油后的酪漿制成)和“俄雪”(用沒提過酥油的奶做成)兩種。由于酸奶是牛奶經過發酵作用的食品,所以營養更為豐富,也較易消化。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在這是西藏偏北,這里有馬背上的民族。
最佳旅游時間
夏季最佳。5-9月風和日麗,非常適合游覽。
建議旅游天數 3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羌塘草原;D2.卓瑪峽谷;D3.念青唐古拉山索縣;
注意事項
1、 在藏區偶見身掛紅、黃、綠布標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隨意驅趕、傷害,那是藏民敬神祭品。切勿以獵槍對準鷹鷲,藏民忌諱傷害他們的神鳥。
2、未經同意不可入廟,入廟后不可吸煙。廟內物品觀看無妨,不可擅自觸摸佛像、經書、拍照。有些地方不可以逆時針方向行進,有些秘宗的地方禁止婦女進入。
3、 步入藏民的帳篷、居室,不可用腳踩門檻,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
4、 藏民伸舌頭,是表示尊敬而并非嘲笑;合十則是一種禮節。
5、 關于天葬: 西藏政府和旅游機構都不鼓勵游客去看天葬,藏族人尤其是死者家屬,不愿漢族人觀看,這是民族習慣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有機會見到,請自重的言行。
6、 不要在西藏購買任何野生動物的毛皮,野生藏羚羊的角,野牦牛的頭骨等等。這等于在支持在西藏日益猖獗的對野生動物的偷獵行為。而事實上如果在離開西藏時被發現攜帶有這些物品,自己很可能會面臨很大的麻煩。
7、不要付錢給被拍攝的當地人,也不要強迫拍攝他們不希望拍攝的內容,可以送他們一些食品或藥品來使他們增加對的信任。不要試圖幫助沒有合法手續的外國人進入西藏。國家有規定,外國人進藏旅行必須有旅游或外事部門的批準,并辦理旅游批件,同時,必須在有旅游車輛和導游陪同的情況下在批件允許的范圍內旅行。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那曲縣位于東經91°12'-93°02',北緯30°31'-31°55',地處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兩大山脈之間。境內多山,地勢呈西北向東南緩坡狀,坡度較為平緩,多數山呈渾圓狀,屬高原丘陵地形。境內為終年積雪、人跡罕至的高原冰川型雪山,山勢險峻。
那曲縣屬高原亞寒帶季風半濕潤氣候區。這里冬季長達近半年,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為-2.1℃,元月份平均氣溫-14.4℃。氣候特征是干燥、多風。
民族
那曲縣境內以藏族為主,聚居著藏、漢、回、蒙、門巴、絡巴等民族。全縣有寺廟、拉康、日處33所,活佛、僧尼1192人。
民俗
【那曲婚俗】
由于地廣人稀,婚姻方式較為簡單,成婚多以自由戀愛為主,有女嫁男方,也有男嫁女家的。在形式上還是尊重父母意見,請親友做媒,諺云:部落之事首領定,子女婚事父母定。婚禮規模取決于雙方的家境,所謂“豪門獅對虎,富翁財對財,窮人背對背”。
迎親那天,雙方家庭都要舉行煨桑儀式,以祭故土神靈。出發時首先要向西南走,牽馬人手拿九宮八卦圖開路。迎娶人家在帳繩上掛上哈達,帳門兩側各放裝滿干牛糞的袋子和盛滿鮮奶的奶桶。在新人下馬處鋪一塊潔白的氈子,上面用青稞畫一個吉祥的符號。迎至帳前,先由盛裝的年輕婦女向來人敬獻“切瑪”和青稞酒,迎入帳內入座。再向兩位新人獻上吉祥飯“卓瑪折司”(油拌人生果飯),爾后由親人和來賓向新人及父母、貴賓敬獻哈達,并獻上相應的禮物。男女雙方親友各派出一位能說會道的人,爭相夸耀各自的主人公,將喜慶氣氛推向高潮,然后大家盡情地唱歌跳舞。
一般婚禮只進行一天,也有長達三天的。在一個月內,新婚夫婦要回娘家小住幾天,并舉行規模不等的慶宴,婚禮到此才算結束。
歷史文化
1751年清王朝派兵平息了珠爾默特那木扎勒事件以后,在那曲建立了藏北高原的第一個宗——坎囊宗,并隸屬西藏地方噶廈政府管轄。1942年噶廈政府設立絳恰基巧,管轄藏北牧區和拉薩以北的14個宗,那曲宗(坎囊宗)即為其中之一。1956年10月,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那曲設立基巧辦事處,那曲宗隸屬那曲基巧辦事處管轄。1959年10月,那曲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那曲(黑河)地區管轄至今。1960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將西藏的“黑河地區”改名為“那曲地區”。1965年11月3日,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將黑河縣改名為“那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