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美食推薦 臨洮涼面
臨洮涼面
臨洮涼面具有味美可口,冬熱夏涼之特點。制作時用精粉、蓬灰,扯為寬、細兩種面條。下熟后以芥茉 油、油潑辣子、大蒜、精鹽、紅豆腐、汁湯拌勻,使面條金黃發亮,色香俱佳,加上少許囪肉后,吃起來面條柔韌爽口,滑嫩,酸咸辣齊具,味中有味。
平涼特產
平涼的物產豐富,從農產品到食品到工藝品到工業原料,平涼的特產種類非常繁多,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華亭核桃、靈臺牛心杏、靜寧燒雞、鍋盔、地毯、漆雕等。
最佳旅游時間 四季皆宜
建議旅游天數 1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平涼——崆峒山。
風土人情
環境氣候
平涼地處北緯“34°54--35°43”,東經“108°30--107°45”之間,全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濕、 北干、東暖、西涼。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于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歷史文化
清初沿明制,屬陜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屬甘肅布政使司,平涼仍為府,府上設道:初為平慶涇固化道,同治末改為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平涼縣為道、府治所。一九一二年即民國元年廢府,仍設道。一九一三年改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設觀察使;后改為涇原道,設道尹。一九二七年改設涇原區行政長,一九三五年改為甘肅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平涼縣為道、署駐地。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平涼解放,成立了平涼市人民政府。一九五零年由縣城內劃出城關和郊區另設平涼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銷平涼、華亭兩縣并入平涼市。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恢復華亭縣。一九六四年元月撤銷平涼市,恢復平涼縣。二零零二年九月,平涼撤地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