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秦皇島山海關機場距市區13公里,每周都有到上海、大連、煙臺、太原、石家莊、西安的航班。秦皇島經上海可聯程至成都、重慶、海口、三亞、張家界、長沙。秦皇島經石家莊中轉至重慶、杭州、南京、昆明、廈門、烏魯木齊。
秦皇島市地處華北通向東北的要沖,京山、京秦、大秦鐵路橫貫境內,有四個主要火車站,秦皇島站、山海關站、北戴河站、昌黎站。這幾處火車站幾乎涵蓋了秦皇島市的主要旅游地。始發華北(京、津)方向的列車均在秦皇島站發車,往東北方向(沈陽)的列車均在山海關站發車。秦皇島到北京的短途車都會經過北戴河站。山海關距北京312公里,從北京往沈陽方向的長途列車都過山海關站。
102國道、205國道、京沈高速公路橫貫境內。北戴河海濱長途汽車站有開往北京、天津、承德、鄭州、石家莊方向的客車。從秦皇島北環路長途汽車站院內有發往石家莊的長途車,每天早上8:00和8:15各一班,6小時可到。乘坐有空調的豪華大巴,費用比坐火車去要高一些。
秦皇島港是中國北方的不凍良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輸出港。每周都有客輪在大連和秦皇島之間往返,一般逢單日由秦皇島始發,第二天從大連返回,單程約需14小時。
秦皇島當地交通
公交
山海關距秦皇島僅17公里,公共汽車班次很多,乘6路公交車可以從北戴河火車站直達秦皇島火車站。山海關距北戴河30公里,兩地間有公共汽車往返。從民航大廈到北戴河海濱旅游區可乘34路,途經秦皇島市區、濱海大道、奧林匹克大道。
其他
秦皇島市內的出租車價格比較低廉,起步價5元(2公里)。
秦皇島的飲食以海味居多,如果追求價廉物美又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去海鮮市場買一些愛吃的海鮮回來,找家價格公道的餐館加工。
油而不膩,松軟香甜,口味醇正。是清真食品,始創于1945年,因初創人是回民,又姓回而稱"回記"。原料用當地所產綠豆以及白糖,依秘方調制而成。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天心胡同22號的清真回記糕點部可以品嘗到。
因老店開在在古城山海關四條這條街上而得名,口味獨特、醇而不厚、肥而不膩,是當地久負盛名的快餐食品。
色澤微黃,層次分明,麻香醇正,松軟適口。與涮火鍋,喝羊湯相搭配同吃,味道尤佳。在秦皇島市文化北路15號的海港區老二位飯店可以嘗到正宗的麻醬燒餅。
在長城周邊所生的餑欏樹樹葉內,加入淀粉、三鮮等制成,餅皮略呈透明狀,味道清香適口。相傳明朝將領戚繼光率領以浙江人為主力的"戚家軍"鎮守山海關,北方粗糧較多,戌邊士兵生活艱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五月長城沿線餑欏葉鮮嫩時機,制成餑欏餅,粗糧細做,改善生活。據說這種食品已經傳到日本。在位于秦皇島市山海關城關南路109號的鴻宴飯莊可以品嘗到這一美味。
秦皇島和所有靠海地區一樣,特產以海產品為主,工藝品幾乎都是以貝殼類為原料。
秦皇島特產
秦皇島瀕臨渤海灣,特產以海產品為主:鐵板蟹、干貝、海蝗魚、梭魚、墨斗魚、帶魚、魷魚、海螺、毛蚶等貝殼類品種繁多,集渤海灣海味產品之精華。工藝品包括各種珍珠飾品:門簾、項鏈、珍珠掛件、貝堆、貝雕、人造琥珀、磚雕等工藝品,都非常有當地特色。還有一種當地人用平螺(海底發光的一種螺)加工制成的裝飾品,是當地特產與手工制作藝術的結合。另外,有一種當地產的小洋梨,個小無核,口感酥脆,甜而不膩,是當地野生果樹中的獨特品種。
秦皇島還集中了許多地方風味的名優特產。如京東板栗、石門核桃、勝利、葵花蘋果、昌黎蜜梨、玫瑰 葡萄、南大寺水蜜桃、苦杏仁等干鮮果品。有一種當地產的小洋梨,個小無核,口感酥脆,甜而不膩,是當地野生果樹中的獨特品種。此外還有元魚酒、春雪啤酒、老肉、北戴河火腿腸等地方名優產品。
秦皇島,因公元前215年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尊號而得名的城市。萬里長城的“龍頭”也是在這里入海。
最佳旅游時間
夏秋兩季更適宜旅行。但四季各有特色。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山海關——老龍頭——燕塞湖——鴿子窩公園;D2.聯峰山——黃金海岸——中海灘。
注意事項
1、秦皇島旅游不要選擇周末去,周末景點和公共汽車都人多擁擠,賓館房間價格特別高。山海關的接待能力有限最好選擇在到秦皇島或是北戴河住宿。住在鴿子窩附近,沒有公交車但打車方便,適合看日出。老虎石那邊離菜市場近,自己做海鮮比較方便。
2、挑選海鮮要仔細觀察,魚眼呈透明無混濁狀,魚鰓緊貼不易脫落,魚表面有光澤,表示新鮮度高。蝦殼應與蝦肉緊貼,若很容易就剝下,表示不新鮮。螃蟹及貝殼類海鮮外殼色澤應富光澤,肢體硬實有彈性,魷魚章魚則應皮膚光澤,斑紋清晰。如果用手按按魚肉,深陷不反彈,魚表面還有粘液,表示魚肉不新鮮。
秦皇島,因公元前215年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尊號而得名的城市。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秦皇島市的氣候類型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受海洋影響較大,氣候比較溫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溫熱無酷暑,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漫長無嚴寒。轄區內地勢多變,但氣候影響不大。2008年,市區全年平均氣溫10.5℃,平均最高15.9℃,最低5.9℃,全年降雨量532.7毫米。
藝術
秦皇島市位于中國河北省的東北部,為河北省所管轄,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秦皇島因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東巡至此,并潛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以皇帝的尊號而命名的城市。秦皇島市作為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協辦城市,有著發達的文化、體育設施,大型文化活動和體育賽事更是接連不斷。市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以及運動項目,盡情體驗與享受著運動和娛樂所帶來的魅力,一座現代化的體育文化名城在渤海之濱悄然崛起。
【歷史文化】
秦皇島的山海關為中國萬里長城“龍頭”的入海處,自古就有著“天下第一關”的美譽。秦皇島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秦漢時期這里就是東巡朝拜以及兵家的必經之地。秦皇島以秦始皇之名命名,在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此時,曾刻碣石門,并派燕人盧生、韓終、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人和不死之藥。漢武帝在東巡觀海時,在這里筑漢武臺,并從此對朝鮮衛樂王朝用兵,設北戴河金山嘴為屯糧城。著名軍事家、詩人曹操在率兵北伐烏桓之時,取道渤海之濱,望臨碣石,賦下《觀滄海》一詩。這座飽經戰火的古城在1978年獲得了新生,秦皇島作為首批全國沿海開放城市面向了世界。
【傳統曲藝】
秦皇島撫寧鼓吹樂有著豐富的內容,并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撫寧鼓吹樂的樂器造型非常特殊,形狀質量各異的各類嗩吶是其主奏樂器,除此之外還有用作咔戲的“咔碗”、花吹中用的“口琴”或是其它一些常用的樂器。撫寧鼓吹樂主要在婚喪嫁娶、年節喜慶以及民間舞蹈表演的時候用于伴奏,一直以來都很受群眾熱愛。其傳承的方式主要有家傳、干親拜把子以及拜師收徒三種,很多表演者都有“少年學藝家鄉中,成年賣藝下關東,晚年傳藝回故里,關內關外傳美名”的從藝經歷。2006年5月20日,河北鼓吹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藝術】
太平鼓古時候是一種巫人所跳的舞蹈。在歷史上曾稱為“鞞舞”、“鞞鼓”以及“鞞扇舞”等。在經過漫長歷史的發展并幾經易名后,現今已成為一種自娛自樂形式的傳統民間舞蹈。在《宋書?樂志》中有這樣的記載:“鞞鼓未詳所起,然漢代已施于燕京矣。傅毅、張衡志賦,皆其事也。” 可見太平鼓的歷史悠久。秦皇島撫寧太平鼓在中國的傳統民間舞蹈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鼓的形狀貌似葵扇,因此在地方稱其為“扇鼓”。撫寧太平鼓包含兩大部分,分別為舞蹈表演和太平鼓的演奏,主要表演于年節喜慶等場合。撫寧太平鼓是一種邊舞邊擊鼓的傳統鼓舞,充分體現出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太平、喜慶豐收的一種喜悅之情。
【傳統民俗】
秦皇島的昌黎地秧歌作為河北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等地。昌黎地秧歌以表演者自由靈活地扭動,同時做出比較細膩、風趣的戲劇性表演而見長。其作為一種傳統的民俗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發展到現在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地秧歌隊伍在年節或喜慶的日子就會遍及昌黎城鄉,這里的人們自我娛樂并且參與演出,是昌黎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傳統習俗。昌黎地秧歌的演出主要有兩種形式,分別是分場子秧歌以及排街秧歌,均以行當表演為主。2006年5月20日,昌黎地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文化
秦皇島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稱為碣石。公元前225年,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曾經東巡至秦皇島,并派盧生、韓終為他入海求仙人及長生不老之藥。秦皇島因此而得名。秦皇島是中國封建社會唯一一座歷經了340位皇帝而未曾更名的城市。
秦皇島的地理位置是它成為了歷代的軍事要地,曾發生過許多戰爭,如李志成與吳三桂之戰、軍閥馮國璋與軍閥張作霖之戰(直奉戰爭)、東北抗日聯軍在此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等等。因此,秦皇島自古以來便有了“北京的咽喉之地“一稱。
早在1898年,清政府正式將北戴河開辟為“各國人士避暑地”,許多國、內外的名人常常聚集于此,使之成為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之地。許多中外名人也曾到過秦皇島。11954年,一代偉人毛澤東曾在這里觀海并寫下了流芳百世的詩句,名為“浪淘沙?北戴河”,使得北戴河的知名度廣為流傳。1979年,經國務院批準,秦皇島成為了首批全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1998年,秦皇島獲得了“中國一級旅游城市”這一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