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青島屬于海濱旅游城市,航空比較發達,流亭機場已開通到全國各大城市的航線及多條國際航線。青島火車站位于膠濟鐵路的東端,已與全國大中城市開通了旅客列車。青島的公路也已連結省內外眾多城市。
青島流亭機場是國內干線機場,離市中心約23公里,航線四通八達,現已開通多條國際國內航線。另外青島流亭機場與青島火車站合作,在機場候機樓設立火車票售票窗口,使旅客下飛機即可就地購買火車票,并乘坐機場大巴直達火車站,空鐵聯手實現“零換乘”,機場2號線往返火車站。
青島火車站位于棧橋附近的泰安路2號。每天有到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濟南、泰山、荷澤、煙臺、武昌、南昌、徐州、鄭州、西安、蘭州、西寧、成都、太原、丹東、通化等地的列車共24對。
青島有多個汽車站,幾個常用的分別是青島汽車北站、青島汽車東站、四方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前廣場汽車站和利津路客運站。
青島港客運站位于新疆路6號,市內可乘坐15、18、19、46、108、201、213、312、315、318、518、802、844路公交車前往。青島水運有兩條國際客運航線,常年開船。每周一、二、四、五16:00發往韓國仁川;每周二、五16:00發往日本下關。
山東省內高速公路十分發達,青島市有青銀高速、青新高速、沈海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從濟南到青島自駕游3.5-4.5個小時,泰山、曲阜到青島4個小時左右,威海到青島2.5小時左右。
青島當地交通
公交
青島的公交非常方便,四通八達、基本無人售票。嶄新的公交車內車外都很干凈。普通公交車票價1元,空調車票價2元(只夏冬兩季為空調價格,春秋按普通價格收取)。公交26、316、501路車是沿著海邊走,途徑棧橋、八大關等很多景點,起點是輪渡或火車站。
出租車
出租車多以桑塔那和捷達為主。5:00至22:00起步費9元/3公里,前6公里 1.4元/公里,6公里之后2元/公里。22:00至5:00起步費9元/3公里,前6公里 1.8元/公里,6公里之后2.4元/公里。豪華車起步費12元/3公里,3公里之后1.9元/公里。
地鐵
青島市地鐵正在建設,還沒有開通。地鐵3號線正在建設中,是山東省第一條地鐵線路,全長25公里,車站22座,已于2010年進入全面施工,預計將于2014年年底正式通車運營。
青島盛產海參、扇貝、鮑魚、海螺、梭蟹、石夾紅蟹、鲅魚、黃花魚、等,春季和夏季是吃海鮮最佳季節。
蛤喇算是青島的特產,每年夏天青島人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它,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的蛤喇,是人們常吃的海產。辣炒蛤喇作為青島十大特色小吃之一,更是別具風味。此小吃的特點是:剛入口不怎么辣,辣味逐漸滲透,很有回味。如想品嘗可到當地的姐妹菜園、陽光假日酒店等地,價格按照蛤喇的時價。
青島人對鲅魚似乎有特殊的情結,他們只認青島本地鲅魚,一般是春天,本地鲅魚大量上市,有諺語“春天到,鲅魚跳”“鲅魚跳,丈人笑”,青島有每當鲅魚上市,女婿就買來新鮮的送給老丈人這一風俗。紅燒鲅魚非常美味,以鲅魚為餡料制成的水餃,味道鮮美、獨具特色。
海菜涼粉為青島獨有的以海菜、石花菜、鹿角菜所制的涼粉,透明晶瑩,加上蒜泥、香菜沫、香油、醋、鹽、味精等,是解暑佐酒的佳肴。在夏天青島的餐飲點隨處可見,為青島特色小吃。此小吃的特點是:清爽開胃,滲透著蔬菜的鮮味。
“天下豬蹄、惟有復盛”,復盛流亭的豬蹄在當地很有名,口感軟嫩,汁濃湯稠,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屬復盛酒店的流亭豬蹄最為正宗,不過超市也有真空包裝的售賣,可以份回去讓家里人嘗嘗,對愛美的女士來說,豬蹄也是美容的良品。
青島烤魷魚的影子隨處可見,如想品嘗可到當地的王姐燒烤、美達爾、胖姐燒烤、海邊人燒烤吧等地,價格不貴,五塊錢左右。燒魷魚不是真的放到火上燒熟的魷魚,準確說魷魚是被煎熟的。通常賣燒魷魚的攤檔里都有一塊很大的鐵板。
美食聚集地
云霄路美食街
云霄路美食街事情到新興的美食街,這里不僅可以品嘗到正宗青島本邦以海鮮為主要原料的魯菜系列,國內其它所有菜系也各有店鋪落戶這一街區,比較知名的有海島漁村。
啤酒街
啤酒街最熱鬧的當屬夏天的晚上,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這里,沿街而坐,品嘗海鮮,舉杯對酌,大飽口福,享一份清涼舒爽,氣氛超high。當然,啤酒節其間就更像狂歡嘉年華了,除了青島啤酒之外,慕尼黑啤酒等外國啤酒也在此搭臺,美酒加海鮮之余,還能看到漂亮的德國酒娘。
青島在全國屬于物價相對適中的城市,產品除了海濱特色的物產,還有山東特色的封裝食品。海產品是青島不容錯過的,如果是自己開車的話不妨買些新鮮的,用“盒子加冰塊”的方式裝好,自己帶回家烹飪。
嶗山綠石,又名嶗山綠玉,俗稱海底玉,產于青島嶗山東麓仰口灣畔。嶗山綠石的礦物學名稱為蛇紋玉或鮑紋玉,此玉質地細密,晶瑩潤澤,有一定的透明度,色彩絢麗,以綠色為基調,有墨綠、翠綠、灰綠幾種顏色,其中以翠綠為上品,間有紫、赭、黃、白、灰等色,深淺變幻各不相同。現因該石資源有限,已不易獲得,成為石中之驕子。
嶗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之美譽,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和旅游度假勝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肥沃的土地,優質的水源培育出的嶗山茶。嶗山云峰茶主要有嶗山貢、嶗山春、嶗山青三大系列,近二十個品種,曾被評為“青島市十大特色旅游商品”,游客如想購買,青島市內各大商場均有銷售。
青島貝雕以珍稀螺殼為原料,巧用貝殼的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綜合玉、木雕和螺鈿鑲嵌等工藝特點,精心雕琢成平、浮、立體形式的掛畫、首飾和旅游紀念品。產品主要包括以花鳥、人物、山水、靜物為題材的貝雕工藝掛畫、屏風等。游客可到當地大型商業區,或夜市都可買的到。
草編工藝品是青島的特色產品,采用天然蒲草、毛草、玉米皮、工藝紙繩等編織而成。產品主要分兩類:一是草編玻璃瓶套,編織品在玻璃器皿上色彩鮮艷、美觀大方、隔涼隔熱;二是手工藝編織品,如:茶墊、坐墊、門踏墊、草編儲物箱、日用家居工藝品等,青島各大商業區均有銷售。
購物天堂
臺東商業區
臺東商業步行街東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長1000余米,是特色街區的中心街,也是目前全市商機人氣最旺的一條商業街,除了小店,這里還有利群、沃爾瑪等大型商店超市。市內可乘坐2、11、15、30、320、307等多輛公交車,在威海路或臺東下車均可,商業區內商品齊全,各類海產,工藝品應有盡有。
中山路商業區
現在的中山路上,坐落有幾家大型商場,百盛、青島海濱食品商店、東方貿易大廈、中山商城等,還有琳瑯滿目的專賣店和時裝精品店,在這里既有高檔的名品,也有中低端的小商品,更有“老字號”專賣店。因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市內可乘坐2、5、320、305、218等多輛公交車到中山路下車,步行即可抵達。
黃海之濱的明珠,萬國建筑的經典,啤酒飄香的名城,對外開放的熱土。而唯有來青島了,你才知道什么是“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最佳旅游時間
夏季最佳。海水溫暖,沙灘細軟,無烈日高溫,是旅游的黃金季節。青島啤酒節就在夏季舉行;海鮮等美味也正是品嘗的好時節。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棧橋——第一海水浴場——八大關——第三海水浴場——五四廣場——奧帆中心;D2.嶗山——臺東商業街。
注意事項
衣物:去青島旅游盡量帶容易干的換洗衣物。海濱城市空氣比較潮濕,衣服洗后不容易干;青島氣候涼爽,即使夏季出游也應準備長袖衣服。此外,為了方便在海灘、海中戲水,泳衣、短褲也應該提前準備好。
鞋:到青島旅游建議游客準備兩種類型的鞋子:一是運動鞋,方便登山或遠途旅程;二是防水、平跟涼鞋,到了青島你會發現很多人都是穿拖鞋的,比較輕松,而且方便穿到沙灘海邊。
防曬品:雖然青島的夏天相對涼爽,但提醒旅游還是要提前準備好防曬霜、墨鏡、遮陽帽或遮陽傘,避免在海邊嬉戲時被太陽曬傷皮膚。
藥品:到了青島不能不吃海鮮,吃的時候首先要選擇一些干凈衛生的飯店,海鮮也要吃新鮮的,最好是活的,另外,避免部分游客水土不符,可以預備一些治療腸胃炎和過敏的藥,以備不時之需。
青島是全國14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是中國面向世界的重要區域性經濟中心,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略有海洋性氣候特征。市區由于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7月平均溫度23度,極端高溫37.4度也出現在郊區;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但并無嚴寒,1月平均溫度-3度,極端低溫-16度。來青島旅游的最佳時間是夏季。
藝術
【青島啤酒節】
青島國際啤酒節始創于 1991年,每年都會在8月這個青島的黃金旅游季節的第二個周末開幕,一般為期16天。 啤酒節是由國家有關部委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囊括旅游、文化、體育、經貿各領域于一體的國家級大型節慶活動。啤酒節的主題口號是“青島與世界干杯!”。在經歷了幾十載的成功舉辦,青島國際啤酒節已經逐漸成為了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一張絢麗的城市名片,在國內外都具有了相當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青島標志】
五月的風是青島的標志性雕塑建筑,其座落在美麗的五四廣場,高達30米,直徑27米,最突出的特點在于以最純粹的造型元素排列組合成旋轉升騰的“風”之造型,使其充分體現出五四愛國運動反帝反封建的運動基調和張揚升騰的民族力量。
【青島觀象臺】
青島觀象臺是我國最早的現代天文臺,是我國現代天文事業的發源地。雖然它是由德人創建,又兩度被日占,但是它對現代天文事業所作出的業績,特別是在天文學的開拓性貢獻,都是由我國接管以后開展的。建國以后,青島觀象臺除從事太陽黑子的觀測和研究外,更主要從事彗星、小行星、恒星以及人造衛星的拍照與定位工作。現存的主要建筑有石頭砌成的城堡式七層辦公大樓。城堡西側有一座小平房,青島經緯度得標準位置就設在房內。城堡不遠處的山埡中建有一座神秘的小石屋,那就是我國水準原點的所在地。
歷史文化
“青島”之名的出現,就現在已發現的典籍文獻來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明代中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三次登臨現位于青島膠南市的瑯琊臺。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瑯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門宮”,并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小鎮,昔稱膠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