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上海交通其線路、車輛、載客量均居全國第一。目前上海已形成由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5種運輸方式組成的,具有超大規模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分別是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兩個機場相距約40公里。
上海市有4個火車站,分別是:上海站(常被稱作“新客站”),上海南站、虹橋火車站和上海西站,其中上海西站(原名:真如站)目前為上海的次要火車站。大部分在滬杭線和滬寧線之間的車需要由上海西站折返,客運已停運,主要負責貨運。
自駕往返上海是一件相當容易的事,上海是多條高速公路,國道的起點。通過高速公路和國道均可往返上海。
全市范圍內,不對外地車輛限行,只是周一到周五(上午7:30-9:30、下午16:30-18:30)上下班高峰時段內外地牌照車輛不能上內環線高架、中環線、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
如果短時間停留,車輛使用人憑車輛行駛證、車主身份證、車產證等有效證件的原件和復印件,進入上海時要領取的那個圓牌(一定要是七天之內的),在高速公路收費站會給你一個30元的貼紙,貼在前擋風玻璃上,能管7天。上下班高峰期禁止駛入內環高架路。
上海水運交通十分便利,是我國唯一兼有海運、江運和內河航運的客運港口。上海有兩個碼頭,分別是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和吳淞客運中心碼頭。
【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又稱“一滴水”)】
這個碼頭由三部分組成,上海沿海客運碼頭、上海三島(崇明、長興、橫沙)客運碼頭、上海三島車客渡碼頭。沿海客運碼頭基本繼承了原十六鋪客運碼頭的航線,有開往定海、普陀山、南通、舟山、岱山以及長江沿岸城市等多條航線。
【上海港吳淞客運中心碼頭】
以水運為主,擁有水陸客運交通樞紐、旅游景觀、綜合服務三大功能,目前運營上海前往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河南等省的20余條長途航線,每天發送20個航班,是上海水上客運門戶。
上海當地交通
出租車
上海出租車以桑塔納為主,0—3公里白天14元,夜間16元,上海在高峰時段打車比較困難,建議打電話提前預約,或者到附近的高級寫字樓和酒店門口等。這些場所客流量大,門童發現等車的人比較多也會主動打電話叫車,比在街邊攔車保險。有的酒店門童會擋住外來者以保證本酒店的客人能盡快乘車,最好先進去轉一下再出來排隊。夜間打車如果距離比較遠或目的地是繁華地區可以要求打八折或按日間標準收費,但需要上車前和司機談好。
公交
上海交通路線非常方便,四通八達。
【市區】普通汽車、電車、雙層客車單一票價,線路長度在13公里以內的線路票價1.00元/人次;線路長度在13公里以外的線路票價1.50元/人次。空調汽車、電車、雙層客車單一票價2.00元/人次。
【郊區】普通車多級票價:每公里按0.12元/人次計價,起價為1.00元,以0.50元進級。空調車多級票價:每公里按0.24元/人次計價,起價為1.00元,以1.00元進級。
地鐵
所有軌道交通實行一票通的全路網計價模式,無論乘客跨線乘坐多少地鐵,均按進出兩站間最短換乘里程計費。6公里以內3元,6-16公里4元,16公里以上每10公里加收1元,只乘坐5號線則6公里以內2元,6公里-16公里3元。
自行車
上海旅游區域較大,且市中心一些道路不能騎車,所以想在上海靠騎車游覽所有旅游區域是件比較困難的事。但可以選擇一些景點集中、騎行條件良好的區域租自行車游覽。目前一些捷安特專賣店提供租車服務,8-9成新的ATX系列的山地車約50元/天,還提供頭盔和車鎖租賃的配套服務,押金1200元/車。另外現在在浦東、閔行、寶山等區正在推行自動車免費租賃服務,市民憑“誠信卡”可以在兩小時內免費使用自行車。
觀光車
“上海都市黃金旅游圈”觀光巴士提供三條觀光路線:上海城市游(紅線),上海古寺游(綠線),上海浦東地區(藍線)。并且大巴士上海還開設了夜游線給游客提供壹個觀賞這座活力城市美妙夜景的平臺。每輛大巴士上配備八國語言的語音系統供游客自由選擇,包括普通話(國語)、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和俄語。
上海美食多樣,中國及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的佳肴都能在上海覓到蹤跡。上海本地菜系,又稱海派菜、上海菜,以烹調鮮活著稱,特別是魚蝦,非鮮不取,非活不用,有濃油赤醬、色澤鮮亮、注重原味的特色。
上海生煎包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它是用半發酵的面粉報上鮮肉和肉皮凍,一排排放在平底鍋里油煎,煎制過程中淋幾次涼水,最后撒上蔥花和芝麻。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在飛龍生煎、小楊生煎、豐裕生煎、金彪王生煎都能嘗到。
南翔小籠包為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素負盛名。因其形態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以特制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 到城隍廟可以一品上海的特色南翔小籠,不過如果您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到嘉定區南翔鎮去吃一吃更地道的南翔小籠包。
蟹殼黃是用發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
蝦子大烏參始于20年代末,由上海德興館名廚楊和生和蔡福生創制,是用大烏參和蝦子經油炸和燜制而成。該菜名氣較大,菜形完整、氣派,是高檔宴會菜。色香味形都堪稱一絕,而且海參內富含蛋白質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常吃海參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的功能。但如果您和歐美朋友一起用餐,還是不要點。他們大多不喜歡吃海參這類黑色食品。
草頭是江浙常見的野菜,圈子,是豬的直腸,‘圈子 ’出油,草頭吸油。當紅燒的圈子遇上生煸的草頭,不僅倚紅偎翠,煞是養眼,而且因草頭“吃油”的天性恰好吸足了圈子的油膩,吃起來草有肉感,肉有草香,肥而不膩。
美食聚集地
城隍廟美食街
上海城隍廟一條街與豫園毗鄰,又稱老城隍廟,位于方浜中路,東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舊校場路。經營各種上海風味小吃: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云樓的八寶飯、南翔小籠和酒釀圓子等,可稱得上是小吃王國了。
云南南路美食街
地處市中心,北起延安東路,南至金陵東路,是上海人下館子去的最多的地方。曾有人戲言:“步入云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這里有長安餃子樓、金陵酒家、三和樓菜館、老正興菜館等,可以品嘗到美味的北京烤鴨、小金陵鹽水鴨、“小紹興”的白斬雞、天津狗不理包子、新梅居的熱氣羊肉、“老四川”火鍋、“新疆烤羊肉”等。
黃河路美食街
從南京路拐進,你就已經進入了一條生猛實惠的餐飲超市。這里體現的是上海弄堂美食的一大特色,這里大多為上海菜、海鮮樓,偶爾也可見到水煮魚、串燒之類的字眼。
在上海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上海特產小吃和工藝品,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城隍廟五香豆和梨膏糖,在當地專賣商店、超市一般都能買到。
上海梨膏糖歷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目前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它是純白砂糖(不含飴糖、香精、色素)與杏仁、川貝、半夏、茯苓等十四種國產良藥材(碾粉)熬制而成,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梨膏糖的品種也五花八門,有百果梨膏糖、火腿梨膏糖、玫瑰梨膏糖等二三十種,特別是止咳梨膏糖頗受歡迎,一般在梨膏糖專賣商店就能買到。
該食品是由上海城隍廟“郭記興隆五香豆店”首創,是上海特有的小吃。“不嘗老城隍廟五香豆,不算到過大上海!”這是凡到城隍廟中外游客眾口一致的評語。在上海,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游客可在城隍廟豫園店購買。
鳳尾魚,又稱烤子魚,特征為體側扁,尾部延長,銀白色,雌大雄小。鳳尾魚是名貴經濟魚類,肉質鮮美,供鮮食或制罐頭食品。通常人們喜歡將它油炸,加上輔料佐餐,味香酥可口。油炸鳳尾魚制成的鳳尾魚罐頭暢銷國內外。
嘉定竹刻早在明清時代就是上海地區的著名工藝品。其刀法獨樹一 幟,主要分為平面雕和立體雕兩種。立體雕以竹根為主,平面雕以扇骨、筆筒、花瓶等。所刻書、畫、插屏、掛屏等欣賞藝術品和煙盒、筆盒、花瓶等實用工藝品刀法縝密精致、圖案清麗淡雅。 嘉定竹刻名家輩出,如明代的秦一爵、沈大生、侯崤曾、清代的封穎谷、時大經、張學海等等。
上海織繡有刺繡、抽紗、機繡、繡衣、印花品、地毯和藝術掛毯七大類。上海刺繡以顧繡最為著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歷史。上海地毯以工藝細膩、圖案典雅著稱,產品以手工羊毛地毯為主,還有絲織地毯等。藝術掛毯則能較好地表現油畫、中國畫的藝術效果,用作室內裝飾,更顯其高貴大方。
購物天堂
徐家匯
位于華山路、虹橋路、漕溪北路、肇嘉浜路與衡山路5條道路交匯處,這里有素有“四大金剛”美譽的東方商廈、港匯、太平洋百貨和匯金廣場。此外還有百腦匯、太平洋電腦廣場、宏圖三胞形成的數碼廣場和美羅城。在港匯樓上有條名為“阿拉街”的特色街,街很短,卻充分展示出舊上海的風貌。徐家匯地鐵商城也是不能錯過的購物好去處。
交通:公交15、42、44、50、56、72、122、733、864、徐閔線、地鐵一號線等均可到達。
南京東路步行街
素有“中華商業第一街”美譽的南京路是上海最早的一條商業節,以“十里洋場”而文明,東起外灘、西至延安西路,全長5.5公里。這里擁有100多家中華老字號特色商店及現代化的商廈、商場,如一百、華聯、新世界等綜合性百貨商廈,老介福、寶大祥、亨得利、吳良材等百年老店。這里既有滿足大眾化消費的,也有價格不扉的奢侈品專賣店,如恒隆廣場、梅隴鎮廣場、久光百貨等。
交通:地鐵一、二號線,公交18、46路等均可到達
花花綠綠的上海,行色匆匆的上海,穿睡衣的上海,泡夜店的上海。
最佳旅游時間
春秋兩季是前往上海旅游的最佳季節。
3至5月的上海溫度適中,草長鶯飛,適合郊外踏青,觀賞桃紅柳綠;9至11月期間的上海秋意濃濃,此時,正是在上海,不能錯過品嘗膏足、肉美的大閘蟹。
建議旅游天數 3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南京路——外灘——浦東中央公園——世貿中心——東方明珠——濱江大道——老城隍廟——四川南路——福州路文化街;D2.上海人民廣場——蘇州河路——M50藝術園——上海市城市規劃館——來福士——上海博物館——淮海路——新天地;D3.復旦大學——五角場——同濟大學——多倫路文化街。
注意事項
1.上海夏季炎熱,應備好防曬及防暑解暑物品;冬季潮濕寒冷,應注意保暖防風濕。
2.上海的餐飲菜量較小但精致,北方人應適當加菜以免食不飽。
3.去上海旅游要注意上海話比較難懂,外地人自助游上海前最好適當學習,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
4.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游客應注意行為及形象因素,注重愛護環境,文明禮貌。
5.去上海旅游要注意南京路和城隍廟等地點比較繁華擁擠,請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以防失竊。
6.上海的交通比較發達,但是公路交錯,容易迷路。如須自由活動,請最好找向導或自備地圖,以免耽誤時間。上海的公交車以投幣為主,請備好零錢。
上海,中國第一大城市,又稱上海灘,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為中國的經濟、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
風土人情
地理氣候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空氣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春秋較短,冬夏較長。5至9月是汛期,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這一時間內。
民族
上海居民主要是漢族人,少數民族中壯族回族居民也很多。
節日
上海節日活動豐富,主要有:農歷3月 龍華廟會;4月 南匯桃花節、閘北區的上海國際茶文化節;5月青浦國際龍舟賽、普陀區的國際花卉節、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逢奇數年舉辦);6月 上海電影節;8月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9月—10月 上海桂花節、上海國際音樂煙火節、上海旅游節;10月 上海柑桔節、上海國際魔術節、上海國際旅游交易會(逢偶數年舉辦);11月 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亞洲音樂節、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電視節;12月 全民健身節、上海國際馬拉松賽。
文化
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它是在吳文化的基礎上,與開埠后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歐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區別于中國其他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
【傳統戲劇】
滬劇是上海地區特有的傳統地方戲曲,興起于上海。因上海簡稱滬,故名滬劇。2006年滬劇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家耳熟能詳的滬劇有楊乃武與小白菜,雷雨、少奶奶的扇子、白毛女等。
歷史文化
上海歷史悠久,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春秋為吳國地,戰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開始建城。“申城”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城市。后來幾經變遷,地名經過多次更改,終于在三國時期于佘山附近固定下來,更名為“華亭”。
1842年,英帝國主義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將上海列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以后美、法帝國主義也相繼在上海強辟租界,提供了市民免于反動政府,軍閥以及歷史戰亂的侵襲打擾的相對自由安全的環境,加之作為自由貿易港的便利,使得上海各項民族產業得以迅猛發展。自由開放的環境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商賈貴族文人-墨客革命者各色人等的大量涌入,至20世紀初,上海成為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以及亞洲的金融貿易中心。1927年設特別市,現為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1958年,江蘇省的嘉定縣、寶山縣等10個縣劃入上海,上海面積擴大了10倍,現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