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京廣鐵路大動脈貫穿市境,經韶關市區和樂昌、乳源、曲江三市縣。每天都有往返于韶關-深圳和韶關-廣州的特快專列。韶關火車站位于湞江東岸,乘公交1、2、3、4、9、10路都可以到達。
航道有北江、武江、湞江、翁江、新豐江、龍歸河等,北江可供百噸船只航行,直通廣州。
飛機場正在擴建改造,改建后南接廣州、清遠、惠州、河源等市,東達江西,北連湖南,空運能力將大大增強。
韶關公路四通八達,105、106、107、323國道貫穿韶關境內,韶關到廣州的公路均為二級路面,全程290公里,由于京珠高速公路韶關段的甘塘至翁城已經通車,從韶關到廣州時間已經縮短了1個小時。從韶關市出發到附近各景點均有旅游車,一般以中巴為多。如果沒有直達景點的車,可先在車站轉乘到各市縣城,一般車程都在兩三個小時左右,到達后再轉車去各景點。
韶關當地交通
公交
公交車營運時間為每天早上6:00至晚上9:00,大部分是無人售票,全程都為1元,而且還有兩趟環城公交,如果想游覽韶關市區,可坐這兩趟觀光公交車——12路和13路。
出租車
起步價:不分白天、晚上統一為6.00元/2公里;公里運價:2~10公里白天2.20元/公里,晚上2.50元/公里;10~20公里不分白天、晚上統一為3.00元/公里;20公里以上,由乘客與司機協商確定。
韶關美食風味各異,博采眾家之長。用料龐雜,善于變化,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擅長小炒。
美食推薦 爆炒山坑螺 龍歸冷水肚 銀杏五彩丁 南雄紅燒嫩豬肉 南雄酸筍鴨
到韶關一定要吃爆炒坑螺。山坑螺呈圓錐形,如小手指大小,每年秋天是吃山坑螺的最佳時節。韶關地區爆炒山坑螺的方法很精細,先將螺放入清水浸凈后再放入冷雞湯中浸泡喂養,以增加其鮮甜。爆炒時要配齊青椒、紫須、姜、蔥等佐料,炒好以后的山坑螺香鮮無比。在街邊小店和夜宵排檔上都能吃到。
龍歸冷水肚是曲江龍歸鎮的特色菜,其實就是豬肚做的,但鮮香酥嫩,韶關人非常愛吃,常常會專程去龍歸吃。這道菜采用猛火煮、冷水浸(而且是用當地冰涼的井水浸)的方法,將豬肚煮得很透,加上好的佐料,燒成后香郁肉甜,風味獨特。這道菜的具體烹制方法是保秘的,所以只有去龍歸才有吃到最正宗的。
南雄素有“中國銀杏之鄉”的美譽,南雄銀杏以無心、粒勻、晶瑩剔透享譽中外。該菜香滑可口,是降脂降壓的綠色食品。
將乳豬浸死,不放血,致血暗黑色,再加調料紅燒,甚不雅觀,但吃起來另有一種口感,風味獨特,唇齒留香,唯獨南雄有吃。
酸筍炆鴨,到處皆有,唯獨南雄出名,原因是該地農家腌制的酸筍味道獨特,爽脆無水漬味,酸味醇而不嗆喉,與無腥味的水鴨炆之,聞而不腥,酸而不膩,使您口胃大增。
美食聚集地
啟明北路美食街
啟明北路美食街位于韶關市湞江區。別說湞江本地老百姓,就是在韶關其他地區,啟明北路美食街也是無人不曉。韶關市首屆旅游美食節在這里舉辦之后,食街才開始真正成為食街:那一年,街道上的食店才開始不約而同地裝修店面,很多檔口也固定了下來,越來越多的食店加入,紛紛聚集于此。近些年,這里不單成了本地人請客、下館子的好去處,還成了外地人到韶關旅游覓食的好地兒,在韶關,人們一說美食街,第一時間想到的多數是這里。
風度步行街
風度步行街,韶關核心商圈,位于韶關市區中心,解放路和風采路之間,全長約800米,是粵北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粵北商業中心。這里不僅是購物天堂,還是美食愛好者的聚集地~!每當華燈初上,這里便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韶關因由于地處山區,所以在韶關購物首選是買些土特產、水果之類的東西,一來攜帶方便,二來送禮也實惠,但是要注意辨別好壞,景點附近兜售的人多,最好到大商場去買。
主要產于仁化、始興、翁源、乳源等縣。冬筍個大肉厚,甜滑爽脆,可用作佐料配菜,亦可作主菜烹調。 用冬筍熏制成的筍干即玉蘭片,配肉菜炒食,爽脆鮮香,與冬筍有異曲同工之妙。
是中國特種名茶之一。樂昌、仁化等縣的白毛茶已其特有的清香、甘醇、生津解渴、醒腦提神、消食開胃、除膩去漬和防治疴嘔吐、預防齲齒、驅除口臭、降低血壓等多種功能而著稱。“白毛尖”茶是茶葉中的珍品,它因茶芽粗壯,密披銀色毫毛而得名。韶關市的仁化、樂昌是“白毛尖茶”的主要產地。
以其個頭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無渣、爽脆可口而著稱。它具有清熱消渴、治脾熱、溫中益氣、開胃下食、消腫解毒等功能。
韶關各縣均有生產,而始興縣隘子鎮的香菇是“北菇”的代表,具有柄短,肉厚,香嫩,爽滑的特點,是傳統的出口產品。香菇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須的7種氨基酸,有降血壓,減膽固醇,預防肝病以及對胃癌的輔助治療等作用。
產于翁源縣三華鄉,品種很多,以雞麻李和蜜李風味最佳。它的特點是果大、肉厚、無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
購物天堂
風度步行街
風度步行街經營服飾、五金家電、金銀珠寶、美食、土特產品、藥材等,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其中包括各種大型、專業購物中心:冬菇街、陸羽茶莊、電器街、風度廣場電訊設備中心、服裝批發中心等等。其中冬菇街經營各種粵北名優土特產品。風度路步行街也成為外地來韶游客購物的首選。
韶關是廣東的北大門、“馬壩人”的故鄉,這里山清水秀、民風純樸,獨特的丹霞地貌混合著神秘的瑤族風情,令她成為廣東人的“后花園”。
最佳旅游時間
春秋皆宜。此時氣候溫和,景色怡人,非常適宜旅游觀光。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南華寺——五馬寨生態園——必背瑤寨——風采樓;D2.丹霞山。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全市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均受季風影響,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和東南季風。四季特點為春季陰雨連綿,秋季降水偏少,冬季寒冷,夏季偏熱。年平均氣溫18.8°C―21.6°C,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8°C―11°C,最熱月份(7月)平均氣溫28°C―29°C,冬季各地氣溫自北向南遞增,夏季各地氣溫較接近。雨量充沛,年均降雨1400―2400毫米,3―8月為雨季,9―2月為旱季。日平均溫度在10°C以上的太陽輻射占全年輻射總量的90%,光能、溫度、降水配合較好,雨熱基本同季,有利植物生長和農業生產。全年無霜期310天左右,年日照時間1473――1925小時,北部山區冬季有雪。
歷史文化
韶關歷史悠久,文化古老,源遠流長,早在10萬前,就有粵北先民活動生息。現韶關市境內地區,春秋屬荊州、揚州,戰國為楚國南疆,秦屬南海郡地,漢初為南越北境。公元前111年設曲江縣,包括現韶關市大部分地區,縣治在今市區。
公元265年三國孫吳設始興郡,轄曲江、始興等6縣(范圍大體上是今粵北地區),治所在曲江(在今市區)。南朝以后設州領郡今市境基本市屬東衡州。隋開皇九年公元年改東衡州為韶州。取州北名勝韶石山之韶字為州名,以后歷朝沿襲。明清兩朝在今韶關市區設關收稅故俗稱韶關。民國時期先后設廣東省南韶連綏靖區、南韶連道、嶺南道、南韶連行政區、北區、西北綏靖區、第二行政督察區等。
1949年9-10月,粵北各縣陸續解放,11月廣東省設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轄韶關市、曲江縣等17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