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華盛頓周邊有3座機場,但沒有一個在華盛頓特區(qū)內(nèi), 分別是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國際線和長途國內(nèi)線)、華盛頓國際機場(國內(nèi)線為主),以及巴爾地摩華盛頓(國際線和長途國內(nèi)線)。
紐約到華盛頓特區(qū)之間1天約有30班AMTRAK火車行駛。普通車約需3小時30分,特快車Metroliner約需3小時。
華盛頓當?shù)亟煌?/span>
地鐵
華盛頓地鐵為美國第二繁忙的地鐵系統(tǒng)。服務(wù)范圍包含特區(qū)及鄰近馬里蘭州的喬治王子縣、蒙哥馬利縣、及弗吉尼亞州的費爾法克斯郡、阿靈頓縣、亞歷山卓市,目前共有紅、橙、藍、綠、黃五線,共有86個車站及171公里長的軌道。
巴士
紐約到華盛頓特區(qū)之間每天約有40班灰狗巴士、彼得潘公司的長程巴士行駛。約需4~5小時,單程票35美元,來回票65美元。
出租車
華盛頓的出租公司把全市劃為幾個區(qū)(Zone),在同一區(qū)域內(nèi),不分遠近,車費為1元5角,上車前最好先問清楚大約價格再上車。
特產(chǎn)推薦 楓糖漿
楓糖漿
每年春天,大地上的白雪還未融化,楓樹汁就已經(jīng)涌了起來,人們點燃了煮糖用的容器,熬制那甜甜的、呈琥珀色的楓糖漿。
購物天堂
Georgetown Park高級購物中
位於喬治敦M街道和威斯康星大街的西南角匯合處的一家高級購物中心。內(nèi)有銷售時裝、皮革制品、小物件等商品的小型商店100多家。共分4層,1層有噴水裝置。屋頂是玻璃,光線明媚充足,氣氛怡人。
一座輝煌的城市,有著莊嚴神圣的國會山;又是一座傷痕累累的城市,戰(zhàn)爭紀念館向人們昭示著戰(zhàn)爭的殘酷。走近華盛頓,走近星條旗的心臟。
最佳旅游時間 春秋兩季最佳
建議旅游天數(shù) 3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華盛頓紀念碑——美國國家二戰(zhàn)紀念碑——杰弗遜紀念堂——朝鮮戰(zhàn)爭紀念墻——林肯紀念堂——越戰(zhàn)紀念墻——白宮肯尼迪中心;D2.國際間諜博物館——美國國家美術(shù)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航空博物館——植物園——國會大廈;D3.國立動物園——喬治城。
注意事項
1、防曬:夏天干熱,日曬非常厲害,一定要帶SPF25—30的防曬霜,一天用多次。
2、時差:華盛頓屬于東部時區(qū),夏時制的時候比上海晚12個小時。
3、國際長途:打國際長途,買電話卡最方便,超市或小店都有賣,最好是有免手續(xù)費(TollFree)并且是全美國通用的那種,號碼通常是以1800開頭的。
4、小費:餐館用餐時需要付15%—20%左右的小費,旅館每晚1美元。
風土人情
地理環(huán)境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位于美國中大西洋岸地區(qū),北緯38.913611度,西經(jīng)-77.013222度;總面積177平方千米,其中有10.16%是地表水。特區(qū)西南同弗吉尼亞州相連,邊界為波多馬克河,其他三面同馬里蘭州相連。有三條河流經(jīng)華盛頓,分別為波多馬克河,及其支流安那考斯迪亞河(Anacostia River)和石溪(巖溪;Rock Creek)。華盛頓的最高點為海拔125米,位于Tenleytown,最低點為海平面高度。市中心位于西北區(qū)4街,西北區(qū)L街和西北區(qū)紐約大道,而不是一般認為的國會大廈球頂。
建筑文化
華盛頓有許多紀念性建筑。離國會大廈不遠的華盛頓紀念碑,高169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乘電梯登上頂端可把全市風光盡收眼底。杰弗遜紀念堂和林肯紀念堂等也都是美國有名的紀念性建筑物。華盛頓市徽的外形看上去像是一只正在展翅的鷹,圖案近景是華盛頓紀念碑,遠景為國會山和波托馬克河。華盛的市樹為美洲橡樹,市花為鵑菊,市鳥為紅尾雀,市歌為《年輕的故鄉(xiāng)華盛頓》。
歷史文化
美國建國后對首都的位置發(fā)生了爭執(zhí)。北方希望將首都定在紐約。而南方希望將首都定于南方。最終美國南北雙方作出讓步,在美國南方離北方不遠的地方新建一個城市作為美國的首都。地理位置是由詹姆斯·麥迪遜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托馬斯·杰斐遜邀請的一次晚宴上討論出來的。當時的“聯(lián)邦城”(英語:the federal city)規(guī)劃為一個面積100平方英里的菱形區(qū)域。其位于波多馬克河上的實際地點是由華盛頓總統(tǒng)決定的,華盛頓本人還建議美國首都稱為“聯(lián)邦市”。但是1791年9月9日美國首都被命名為華盛頓市。華盛頓本人盡管居住在離華盛頓不遠的弗農(nóng)山莊,但是他很少訪問華盛頓市。華盛頓原是一片灌木叢生之地,只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間。1789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正式成立,喬治·華盛頓當選為首任總統(tǒng)。當國會在紐約召開第一次會議時,建都選址問題引起激烈爭吵,南北兩方的議員都想把首都設(shè)在本方境內(nèi)。國會最后達成妥協(xié),由總統(tǒng)華盛頓選定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線——波托馬克河畔長寬各為16公里的地區(qū)作為首都地址,并請法國工程師皮埃爾·夏爾·朗方主持首都的總體規(guī)劃和設(shè)計。新都尚未建成,華盛頓便于1799年去世。為了紀念他,這座新都在翌年建成時被命名為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