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去烏魯木齊旅游的交通是十分方便的,當地地窩堡國際機場是我國西部重要的樞紐機場之一,開通通往各大城市的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坐飛機往返烏魯木齊是最快捷的方式。烏魯木齊火車站有開往全國各地的列車,以及完整的公路網。
烏魯木齊目前只有一個機場——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位于烏魯木齊市郊西北地窩堡,距市區約18公里。烏魯木齊機場疆內航班通達的城市有庫爾勒,喀什,和田,克拉瑪依,阿勒泰等。國內干線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敦煌,蘭州,西安,哈爾濱,青島等。國外與阿拉木圖,塔什干,莫斯科,新西伯利亞,伊斯蘭堡等大中城市通航。
烏魯木齊有火車南站和火車西站兩個火車站,目前國內共有11個城市開通直接往返于烏魯木齊的火車,如果從像西寧,沈陽等沒有直達火車的城市出發,可以從北京、濟南、鄭州、蘭州等地中轉。另外,從烏魯木齊還有直發蒙古國的班次。
新疆的公路交通網較為完整,由烏魯木齊為中心輻射全自治區各地州市。以烏魯木齊為起點的主干公路有:烏魯木齊-伊寧線(312國道)簡稱烏伊公路; 烏魯木齊-喀什線(314國道)簡稱烏喀公路;烏魯木齊-哈密線(312國道)即蘭新公路西段。
旅客可在軍供客運站、南郊客運站、明園客運站、北郊客運站、碾子溝長途汽車站搭乘長途汽車前往目的地,車型主要有普客、快客和臥鋪之分。
對于時間精力都比較充裕的游客來說,自駕是一種非常到位的旅行方式。但由于新疆的道路狀況和自然氣候,自駕會面臨很多問題,對駕駛員和車輛都是種考驗。自駕時應該注意避免駕駛員疲勞駕車,車輛長時間運作造成靈敏度下降,各種特殊路段的駕駛,各種交通法規等。
【注意】
①外地車輛(非新A牌照)進入烏魯木齊需要繳納進城費,費用為每天7元。辦理地點設在:北郊服務區售票點(河灘路由北向南北郊服務區輔道)、燕北三環平交路口(河灘路由南向北燕兒窩加油站向北50米處)、紅山路繳費大廳(紅山路進河灘路路口處)等。
②自駕經過南北疆的許多地方時應當注意,只要有人煙的地方路面上標有禁止超車的實線,即使前面是個拖拉機,你也必須慢慢跟著走,否則會有交警罰款。其次,在傍晚的時候,必須開車燈,任何一個燈不亮都會招致處罰。
烏魯木齊當地交通
公交
烏魯木齊的公交線路已經很完善,除了有開往市區各個位置的公交線路,還有三條BRT快速公交線路,票價統一為1元,晚22:00后調整為1.5元。
出租車
烏魯木齊的出租車數量比較多,但是高峰期難免遇上打車難的情況。出租車起步價為6元,3公里以后1.6元/公里,1.8元/公里。司機幾乎全是漢族,所以交流沒有問題。有時候在路邊等出租車時會碰到私家車停下來問是否打車,在一些商業中心或者黃金路段會碰見“黑車”,起步價為10元,價格按照路程長短商量,建議第一次來烏市的旅客還是乘坐打表計算的出租車。夜里出城司機都會拿你的身份證到路邊檢查站去登一下記,這是正常的。另外,晚上男士不能坐前面的副座,這也是烏魯木齊市出租車的規矩。
烏魯木齊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維吾爾族式的、蒙古族式的、回族清真式的美食處處可見,從烤全羊到拉條子,從酸奶子到手抓飯,真是應有盡有。此外,新疆的瓜果也深受游客青睞。
馕已成為各族人民喜愛的食品之一。這是一種烤制而成的面餅,近似燒餅,或脆或軟,味香適口。多以麥面為原料,也有用玉米面,輔之以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鹽、糖等佐料烤制而成。還有肉馕、芝麻馕、油馕等。
形狀似塔,是維吾爾人喜愛的面油食品。其原料主要是面粉、煉好的羊油、清油、精鹽、花椒粉及純堿等。先用水和面,并揉成軟面,發上一個小時后加堿水揉好即可搟薄拉開,抹了羊油、精鹽和花椒粉,邊搟邊抹邊卷,然后擰成一個塔狀,擺在籠里蒸上半小時即成。
做法是將羊肺子和羊大腸洗凈,將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呈糊狀加油和鹽,灌入面肺內,然后扎緊氣管,放入水中煮兩小時左右即成。米腸子是用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腸油、加胡椒粉、孜然粉、精鹽拌入大米,用水煮,待半小時,在腸中扎眼使之漏氣,煮一小時即熟。
相傳解放前期,一位內地的烹飪高手張師傅為躲避戰亂,來到沙灣縣落戶。他在312國道旁開了一家小飯館,以賣炒面,拌面為生,生意時好時壞。一天,一位長途汽車司機來到他的小店吃飯,隨口給張師傅說:“炒面,拌面太干,你給我炒一份辣子雞,多放些湯,再給我拉一些面拌在一起”。這句話提醒了張師傅,于是有了大盤雞。
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鐵槽上烤灸而成的。烤羊肉串用的鐵釬子,長30厘米,一頭裝有木柄。制做時,先將精羊肉切成3平方厘米見方的薄片,依次穿上鐵釬,然后置放在烤肉槽上,一邊用煤火烤,一邊撒上精鹽、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3~5分鐘左右翻烤另一面,幾分鐘后即可食用。
美食聚集地
人民電影院美食圈
這個美食圈以電影院前面的轉盤為中心,向外發散共有民主路、文藝路、紅旗路、建設路,它們分別與新華北路、北門解放北路、中山路、光明路相接,在這個美食圈里,有非常多的美食店。
二道橋美食圈
以山西巷解放南路和龍泉街交叉的十字街為中心,向外分別連接人民路、新華南路、和平南路、團結西路。在這個圈里,有烏魯木齊三家最大的美食城:大巴扎宴藝廳、二道橋美食大劇院、民街美食府。
維吾爾族婦女十分喜愛的絲綢料,以色彩絢麗、鮮艷著稱。用色反差大,對比強烈。它常用翠綠、寶藍、黃、青、桃紅、紫紅、桔、金黃、艷綠、黑、白等色;圖案結構細膩、緊湊、嚴謹,色彩強烈、透明、逼真,再現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
新疆地毯不僅國內馳名,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其毯面光澤平滑,毯板挺實柔和,美觀大方,色調鮮麗,更具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地方色彩的地毯圖案,在國際地毯業中也獨樹一幟。新疆地毯作為新疆重要的傳統名貴出口商品博得了世界各地用戶的好評,被稱為獨具一格的“東方式”地毯。
熱瓦普是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吉克等民族常用的彈撥樂器。琴身為木制,音箱為半球形,以羊皮、驢皮、馬皮或蟒皮蒙面。琴頸細長,頂部彎曲。 熱瓦甫可分為南疆熱瓦甫(也稱喀什熱瓦甫)和北疆熱瓦甫(垣坎穆里熱瓦甫)。南疆的熱瓦甫琴身較小,指板上纏絲弦為品,可以調換和移動品位,音色鏗鏘;北疆的熱瓦甫以銅或獸骨為品,通常使用五弦,音色柔和清脆。南疆喀什一帶熱瓦甫的琴身、琴桿和琴頭上部常以獸骨鑲嵌出美麗而豐富的民族圖案,既是一種獨奏樂器,又是非常精致的工藝品,很受旅游者的歡迎。
新疆玉雕刻廠是新疆第一家玉石雕刻專業廠家。主要采用馳名中外的和田白玉、瑪納斯碧石、哈密黃玉料,生產花瓶、烏魯、花卉、人物等仿古器皿及各種首飾佩件等。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及港澳地區。
購物天堂
民街
坐落于烏魯木齊市龍泉街中段(山西巷)的新疆民街是目前西北規模最宏大、民族風格最鮮明、文化特色最濃郁的民族風情一條街。這里匯聚了新疆15個地、州、市的文化、風情、餐飲、特產等。
純凈的天山天池,燦爛歡笑的維吾爾族姑娘,激情的烏魯木齊為你打開走向西域的大門。
最佳旅游時間
秋季最佳。瓜果香甜,更有五彩的美景。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紅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國際大巴扎;D2.天池。
注意事項
1、烏魯木齊晝夜溫差較大,達到10至15度左右,要注意防寒保暖。5、6、9、10月應帶上毛衣、外套或風衣等。4月以前和11月以后前往,則必須穿厚呢大衣或羽絨服等御寒服裝,尤其是去天池過夜、游南山牧場、登一號冰川、游喀納斯湖、去巴音布魯克草原等。
2、新疆是水果之鄉,到新疆吃水果是一大樂事,但千萬不要在吃完水果后再喝熱茶,以免造成腹瀉。
3、特提醒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沖洗等都不大方便。
4、在新疆,人們在市場上購物一般習慣用“公制”,比如在秤量物品重量時用“公斤”。
5、新疆是多種少數民族地區,宗教色彩濃厚,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不吃豬肉等,這是他們在生活中最大的禁忌,絕對不可以冒犯。
6、在新疆旅游,一定要咨詢在新疆旅行社工作的專業人士,千萬不可自行前往或自己租車旅游,因為新疆旅游不可預測因素太多。
7、烏魯木齊時間與北京時間有2小時的時差,到了那邊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人們一般在上午10點才上班,下午2點左右吃午飯,晚飯則一般是到八九點鐘才開始,那時天還沒黑呢。
烏魯木齊自古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這里既有現代,又有民族,既有書畫,又有歌舞。穿梭在這個不大的城市,凡似于慶典等活動的地方, 到處是手鼓和吹奏的聲響,舞蹈如花一樣地開放,具象的異域會突顯出來。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烏魯木齊深處大陸腹地,屬中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春秋兩季較短,冬夏兩季較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溫度7.3℃,年平均降水194毫米,年平均日照2775小時,無霜期為105-168天。最暖的七、八月平均氣溫為25.7℃,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15.2℃。
歷史文化
清王朝,雅霍甫是塔吉克族的一個冒險家,后來成為了喀什噶利亞王國的首領。
清朝時期,經過始于17世紀與準格爾帝國的長期戰爭,政府逐漸奪回了新疆東部地區的控制權。1755年,清政府攻打了伊寧,并擒獲了準格爾可汗。接下來的兩年,清軍又摧毀了準格爾可汗的殘余力量,并派漢族人和回族人在新疆建立起了殖民統治。
準格爾部落再一次殘酷的種族滅絕戰爭中逐漸消亡。有一年冬天,魏源將現在新疆北部荒涼的景象描述作:“千里之內空空蕩蕩,毫無人煙。”據估計,當時約有1百萬人遭到了屠殺,經歷了許多代人才得以恢復。
準格爾在經歷了戰敗和種族滅絕之后,清王朝企圖將新疆地區分為四個代理可汗,分別隸屬于四個部落首領。與此類似,清朝將自己的成員培養成為和卓宗族,以統治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區以及天山南部地區。然而,1758年-1759年當地反抗這一統治手段,并且打破了天山北部和南部的統治方式。與最初的意志相反,清政府被迫建立了一支直系軍隊對準格爾(新疆北部)和塔里木盆地(新疆南部)進行統治。滿族將整個地方的統治交給了伊犁將軍,他是距伊寧西邊30公里處惠遠堡壘的首領(因此稱為“滿族Kuldja”或伊犁)。
自1759年在此地建立農場之后,“尤其是在烏魯木齊附近,土地肥沃、水資源充足、人煙稀少?!弊?/span>1760年至1830年該地區又開設了很多農場,新疆地區的中國人口也迅速增長到了155000人。
到了19世紀中葉,俄羅斯帝國開始沿著清朝的整個北方邊界對中國進行侵犯。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于東以及中國其他的叛亂活動嚴重的削弱了清政府在邊遠的新疆的守衛能力。1864年穆斯林族的中國人(回)和維吾爾族的中國人在新疆造反,隨后又在甘肅和山西往東一帶開展了一些列連續的穆斯林叛亂活動。由于新疆地區所有的非穆斯林人口都被看作是異教徒和敵人而被殺害,叛亂導致的結果十分的雅霍甫殘忍,同時也推翻了清政府在該地區建立的政權1865年,浩罕的可汗附近的軍閥——雅霍甫,經過喀什葛爾進入了新疆,并且在接下來的六年里幾乎占領了整個新疆。1871年,俄羅斯趁著戰亂奪去了伊犁河谷,包括伊寧。隨后,清政府至保留住了一些要塞地區,包括塔城。
雅霍甫的政權一直持續到左宗棠將軍為奪回該區域為止,大約是清朝的1875年至1877年間。1881年,清政府通過外交協商重新接管了伊寧地區(圣彼得堡條約)。隨后,清政府建立了新疆?。ā靶碌倪吔保皆谠摰貐^建立了政權,并放棄了之前“回疆”或是“穆斯林地”的名字。
中華民國以及東突厥第一共和國
東突厥第一共和國的旗幟曾短暫的飄揚在喀什葛爾附近的區域,企圖宣布獨立。
1912年清政府被中華民國政府取代。清朝新疆地區的最后一個官員——袁大化也逃離了新疆。他的一個下屬楊增新接管了這個地區,并在同年的3月份加入了中華民國。通過圓滑的政治手段以及平衡各少數民族之間利益的能力,楊增新直至1928年都統治著該地區。
20世紀30年代初,金樹仁為了反對楊增新的統治,在新疆各地去發起了很多反對活動。穆斯林國民黨軍第36師(國民革命軍)在喀什葛爾戰役中(1934年)擊敗了東突厥第一共和國的土耳其穆斯林軍,并且一直走到了民國的盡頭。在新疆戰役中(1937年),整個新疆省都在東北軍閥盛世才的控制之下直到20世紀40年代。
東突第二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東突第二共和國(第二ETR,也被稱為是第三革命政權)存在于1944年至1949年間,由于蘇聯政府的支持位于新疆北部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犁、塔爾巴哈臺、阿爾泰地區)。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新疆,標志著東突第二共和國走到了盡頭。
東突第二共和國是新疆的革命組織,是中國共產黨內的一支活躍的組織;當人民解放軍進駐新疆以后,東突第二共和國積極的加入并熱烈歡迎了這支隊伍,這正是大家所熟知的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此建立了自治區,取代了之前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