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美食推薦 沖糯米粉 赤壁肉糕 賀勝雞湯 鄂南糍粑 崇陽金沙泡菜
糯米浸泡一夜,水磨打成漿水,用個布袋裝著吊一個晚上,待水滴干了,把濕的糯米粉團掰碎晾干后就是成品的糯米粉。
肉糕是咸寧地區(qū)一道名菜,赤壁人對它則獨有情鐘,吃肉糕成為赤壁的一種世風(fēng)。民間紅白喜事宴席上少不了肉糕,且上第一道菜先上肉糕。在民間有“無糕不成席”的說法。
咸寧市咸安區(qū)賀勝橋鎮(zhèn)地處鄂南,以當年北伐時葉挺將軍在賀勝橋一戰(zhàn)而聞名全國,賀勝橋氣候溫和,本地飼養(yǎng)的“土雞”肌肉豐滿,皮薄肉嫩,油脂較多,味道鮮美。
鄂南糍粑是鄂南人民喜慶普遍使用的傳統(tǒng)食品,等糯米蒸熟搗爛做成鍋蓋大小的園餅曬干已被儲存,用時切成條塊。既可做副食糕點用,又可當主食;既可煎、蒸、烤,又可做湯;既可甜食,又可咸食或淡食。
金沙泡菜主要有紅辣椒、鮮竹筍二種。紅辣椒個大、肉厚、籽少、味鮮,老少皆宜,能開味增進食欲。鮮竹筍通過高溫消毒、真空包裝制作而成,色彩鮮艷,香脆可口。
咸寧市桂花栽培歷史悠久,采用桂花、竹液、礦泉水、優(yōu)質(zhì)糯米等為主要原料,精釀而成桂家村系列酒,其成品呈天然淡黃色、酒質(zhì)清新醇和、綿甜爽凈,具有獨特純天然香味,是中國第四屆竹文化節(jié)指定用酒。
雷竹筍是森林蔬菜新秀,純天然綠色保健食品,它不僅味美可口,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多種醫(yī)療和保健功能。
野桂花蜂蜜為嚴冬所產(chǎn),無農(nóng)藥中毒,無病蟲污染。含有豐富的鐵、鈣、蛋白質(zhì)、維生素、核黃素等,對慢性肝炎、高血壓、肺結(jié)核、心臟病、動脈硬化有輔助療效。
咸寧桂花糕產(chǎn)全國聞名,創(chuàng)制于明朝末期,糕質(zhì)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老幼婦女均宜食用,是饋贈親友、自奉之佳品。
咸寧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集商周青銅文化、三國文化、革命文化、生態(tài)文化于一體,同時也是一座著名的溫泉之城。
最佳旅游時間 春夏秋均可
建議旅游天數(shù)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赤壁;D2太乙洞——九宮山。
風(fēng)土人情
環(huán)境氣候
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年均降水量1577毫米,平均氣溫16.8攝氏度,年日照時數(shù)1754小時,無霜期245-258天,空氣質(zhì)量和水質(zhì)均達到國家標準。
歷史文化
市域夏商屬荊楚,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東漢末屬東吳。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縣。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置永安鎮(zhèn),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升為永安縣,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為避宋太祖永安陵諱,按《易經(jīng)·乾象》“萬國咸寧”與“永安”近義之意,取名咸寧縣(今咸安區(qū))。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嘉魚縣。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置通山縣。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置崇陽縣。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置通城縣。元時,市域?qū)俸V行省武昌路;明清時,屬武昌府。民國時期,先屬江漢道,后屬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新中國成立后,先后隸屬大冶專區(qū)、孝感專區(qū)。1965年8月成立咸寧專區(qū),轄咸寧、嘉魚、蒲圻、通山、通城、崇陽、陽新、鄂城、武昌9縣。1970年咸寧專區(qū)改稱咸寧地區(qū)。1975年和1979年,武昌、鄂城縣分別劃屬武漢市、黃岡地區(qū)。1983年8月撤銷咸寧縣,設(shè)立咸寧市(縣級市)。1986年6月撤銷蒲圻縣,設(shè)立蒲圻市(縣級市),1998年10月蒲圻市更名為赤壁市。1997年陽新縣劃屬黃石市。1998年12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撤銷咸寧地區(qū),設(shè)立地級咸寧市,同時撤銷原咸寧市(縣級市),設(shè)立咸安區(qū)。2003年底咸寧市共設(shè)11個鄉(xiāng)、51個鎮(zhèn)、6個辦事處,共有1271個村民委員會、11585個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