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陽江市陽東縣東17公里的合山鎮(zhèn)的合山機場,開通了陽江至廣州、珠海等城市的直升機航班。從市區(qū)沿325國道、開陽高速公路向東北方前行即可到達。
三茂鐵路從東北至西南貫穿陽江市,從陽春市向南,至陽江港的鐵路支線也正在建設之中。陽春火車站位于陽春市河西區(qū),是三茂鐵路的重要站點,擁有開往廣州、重慶、南寧、深圳、百色、內江、汕頭等地的客運列車。
陽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境內有廣湛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公路、325國道縱橫貫通全市,位于東風一路的陽江汽車客運總站已開通到達南寧、福州、桂林、柳州等地的省際客運班車和前往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地的省內客運線路。陽江市汽車站在陽江市西平北路,每30分鐘有一班開往閘坡方向的班車;車站每天還有發(fā)往深圳、東莞、珠海、中山、順德、湛江、肇慶、茂名、廣西北海、南寧、玉林等地的班車。
陽江港是我國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有兩個萬噸級泊位碼頭,可連接國際航道,通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湛江和世界各地。
陽西人過去以番薯放入米中放水同煮成稀飯,俗稱番薯粥。番薯粥在過去相當長時期,是作為陽西人主食的,不少陽西貧困家庭靠著它為活下去。同為番薯粥,陽西 不同地域各有不同吃法。一些地方放番薯粥中煮熟,然后撈上來,先吃番薯后喝粥;一些地方用簸箕裝著洗干凈的番薯,放粥鑊中炊熟,邊吃番薯邊喝粥;還有的地 方干脆把番薯放粥中伴煮,一口番薯一口粥就著吃。不管怎樣吃法,吃的目的一樣,就是為省點大米,好度饑荒。
陽西鹽焗雞手藝最初流行在民間,流傳歷史已不可考。鹽焗雞皮脆骨香,肉實,百吃不膩。功用是溫中益氣,壯陽補腎。清末時,陽西興起一些鹽焗雞店,專事鹽焗雞生意,來往客商,對陽西鹽焗雞莫不拍手稱嘆。
用純真糯米粉摻黃糖為皮,裹花生黑芝麻香餡經油炸而成,通體金黃,脆皮甜心爽口,沒嘗過的不可不試。
用炒米粉摻豬油黃糖黑芝麻等原料制成餅皮,包入花生芝麻豬肉椰蓉等餡,填進雕刻著花紋圖案的木模夯實后取出,經精心烤制后而成。口感甜而不膩,入口酥香,外形精致玲瓏,為各家過節(jié)辦喜事時必備的送禮待客之物。
陽江特產
陽江傳統(tǒng)手工業(yè)產品久負盛名,有豆鼓、漆器、小刀孔雀石、春砂仁酒、蛇膽液、不銹鋼器皿、真皮運動鞋、服裝、礦泉水等等。游客還可在購物商場買到土特產、海貝裝飾工藝品,椰葉編織帽等。
以景觀美的優(yōu)質濱海沙灘為代表,加上陽春旖旎的喀斯特峰林、溶洞風光,多樣的旅游資源使陽江成為了度假勝地。
最佳旅游時間 10月—次年3月
建議旅游天數(shù)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閘坡大角灣——沙扒灣,D2.海陵島。
注意事項
1、海陵島位于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端,游客很多,為濱海旅游勝地。這里景色迷人,還有海上運動、沙灘跑馬、沙灘騎駱駝、海面駕飛艇、釣魚、拉地網魚等等各種娛樂活動。
2、陽江入海口外的海陵島閘坡鎮(zhèn),每到入夜,就有許多游人從廣東四面八方趕來,所以鎮(zhèn)上夜市通宵營業(yè)。在這里吃海鮮既便宜又新鮮。
3、前往海陵島旅游要盡量避開學生的暑假期間和臺風季節(jié),周末來此時也最好預先訂好酒店。如果周一至周四來的話,酒店會比較便宜,人也會少。
4、在海灘游泳時,如果風大浪急的話,一定要聽從護游人員的指示。
5、拉地網魚是當?shù)貪O民的一種捕魚活動,在岸邊將網撒入大海深處,岸上兩頭分別由十幾人拉著,輪番上前收網,將網連魚拖上岸。游客可參與此活動,也可以向漁民購買新鮮海鮮帶去酒樓烹制品嘗。不過由于南海在6月1日至8月1日期間為休漁期,海面上禁止商業(yè)性捕魚活動,此項活動需8月1日之后才會重新開放。北洛灣、大角灣、十里銀灘、金沙灘等處均可以進行拉地網魚活動。
6、在閘坡就餐時,最好去新樂、新城、開心移村等信譽比較好的大排檔去,不要聽一些拉客人員的推薦,以免被宰客。
7、自駕車過海陵大堤時要收費,一般小車收費5元。
風土人情
節(jié)日
【開漁節(jié)】
南海(陽江)開漁節(jié)是廣東省12大節(jié)慶活動之一,至今已連續(xù)舉行8屆。在連續(xù)兩天的時間里,開漁節(jié)以“飛歌南海、領唱漁風”為主題,通過民間祭海、放生、文藝晚會、漁家婚嫁慶典、千人騎車游海陵、油畫展、男子籃球賽等系列活動,展現(xiàn)獨具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
【國際風箏節(jié)】
陽江風箏己有1300多年的歷史,最初用于古代傳遞軍情,后流行于民間的一種活動,延續(xù)至今。1990年,在第七屆國際風箏會上,陽江市代表隊取材于民間傳說《白蛇傳》扎制而成的“靈芝”風箏被評為“世界十絕”風箏之一。在國內,陽江風箏與山東濰坊風箏形成“南江北坊”兩大流派,被譽為中國南派風箏杰出代表。1991年,廣東省體委授予陽江“風箏之鄉(xiāng)”的光榮稱號。現(xiàn)陽江己建成14萬平方米、可容納30萬名觀眾的“南國風箏競賽場”(由原廣東省省長葉選平題)。每年農歷九月九口重陽節(jié),這里都舉行盛大的放飛表演(比賽)。
【陽江市龍舟節(jié)】
每年農歷初一至初五,陽江都舉行龍舟競賽,內地在江河(漠陽江、鴛鴦湖)劃龍船,沿海地區(qū)在海上扒艇仔,不近江河的地區(qū)則舞旱龍慶祝。陽江龍舟一般長30多米,坐撓手50人,船上另有鑼鼓手各一人,以壯船威。龍舟扒完后,被埋在河(湖)邊,至第二年四月才又挖出來,初一至初四為小扒(分賽),初五為大扒(決賽)。獲獎者可得金豬一只和龍包(肉包子)無數(shù)。特別的是,陽江每年龍舟節(jié)舉行的都是逆水賽龍舟。
歷史文化
陽江來源于“漠陽江”,而漠陽江起名又源陽“莫陽”,陽江最早叫“莫陽”,為什么呢?因為陽江古時候屬于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語中,“?!睘椤澳保柦F(xiàn)在稱“?!边€叫“牛么”);“羊”越語為“陽”,和太陽的“陽”。“莫陽”就是牛羊的意思,這說明古代的陽江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這條江在莫陽,故此叫漠陽江。中國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日陽,山南水北日陽,我們陽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陽江。古代“青”、“春”謂之東,陽春在江東邊,所以名叫陽春。
隋末置縣,因漠陽江為名。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設立陽江市(地級)。撤銷陽江縣,分別設立陽西縣(駐織篢鎮(zhèn))、江城區(qū)、陽東區(qū)。陽江市轄陽西縣、江城區(qū)、陽東區(qū)及江門市的陽春縣。1991年6月22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1]19號)同意撤銷陽江市陽東區(qū),設立陽東縣,縣人民政府駐東城鎮(zhèn)。1994年5月5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4]67號)同意撤銷陽春縣,設立陽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