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昆明至楚雄鐵路全程184公里,硬座票價19元,經停溫泉、祿豐、廣通等站。楚雄通火車,昆(明)大(理)鐵路貫通楚雄。昆明有直達楚雄市的火車,車程約4小時。昆明到大理的有列車也經停楚雄,每天一班,4小時左右到達楚雄市。從楚雄市到祿豐縣也可以乘坐火車。
楚雄火車站位于楚雄市北的開發區,車次很少,每天僅有到昆明、大理的火車。出省北上的火車要到車次比較多的廣通去坐。
楚雄州位于云南中部、昆明以西,距離省會昆明160公里。有320國道(滇緬公路)和安楚高等級公路連接昆明與州府楚雄市,同時有其他多條省道、以及各縣鄉公路覆蓋下轄各縣市,并延伸至周邊州縣。
昆明至大理的高速公路經過楚雄,到楚雄車程約2小時。從昆明長途汽車客運站、昆明西苑汽車客運站每天有多次班車往返楚雄州各地。
楚雄州內客運站眾多,全州各客運站每天均有多趟發往昆明、大理、曲靖、宣威、玉溪、雙柏、羅茨、姚安、大姚以及周邊縣市的客運班車。
楚雄當地交通
出租車
楚雄市出租車起步價5元,有計價器打表。出城則需議價。
公交
楚雄市及州內各縣城都有公交線路。楚雄市內開通有8條公交線路,多為售票中巴,票價1元。楚雄還開有旅游專線車,費用另計。
楚雄民族眾多,各民族飲食種類繁多,口味各有不同。主要少數民族彝族的飲食以米和雜糧面為主,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
烤小豬是元謀一帶具有地方風味的傳統佳肴,原材料上,它選用瘦肉型小豬,把它弄干凈以后,涂上各種佐料,放在木炭火上烘烤,直至皮黃肉熟。元謀和祿豐一帶的烤小豬口味最正宗,路過此地,一定要點這道菜。
這是彝族人待客的一道名肴,將宰殺后肥羊的所有部位全部切成塊,放在一鍋煮,煮的時候除了放鹽,不再放任何佐料,當食用的時候再放花椒、辣椒粉、薄荷等。
元謀涼雞為元謀飲食風味中的名牌產品,具有近百年的歷史。涼雞的選料考究,以未生蛋或未啼鳴的仔雞為最佳。將仔雞宰殺后,去凈雞毛,放開雞膛洗凈后,以整只雞置于鍋中,慢慢以清水燙之,但水不宜煮沸,邊煮邊放清水,待雞皮明顯萎縮,撈出冷卻后切塊,輔以香料即為肉鮮味美的涼雞。
楚雄光照充足,雨量豐富,氣候條件較好,適宜煙葉、茶樹生長,牛肝菌、雞樅等各種山珍也遍布于楚雄的深山密林之間,特產極為豐富。
楚雄彝州盛產優質蜂蜜,是云南省養蜂條件較好的地區之一。這里養蜂歷史悠久,峰蜜產量較高,占全省總產量的七分之一,蜂產品暢銷省內外。
楚雄粉絲己有100年的生產歷史,早在民國初年就聞名省內。產品具有潔白光亮、絲條勻細、韌性好、口感細膩、食用滑爽、耐煮等特點。
以花紋和形狀似虎掌而得名,因菌香獨異而著稱?;⒄凭悬S、黑兩種,以黑虎掌為最佳?;⒄凭词惩?,多用作烹制菜看的調味香料,且有避蠅相防止食物變餿之效,民間有"虎掌配菜,三日不餿"的說法。
鮮松茸不僅營養價值高,富含精、純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并具有強身、益腸胃、止痛、理氣化痰、驅蟲及治療糖尿病等功效。
楚雄的千里彝山生長著多種野生食用茵,這里出產的野生菌品種多、產量大。主要種類有:雞縱,香菇,松茸,木耳,干巴菌,虎掌菌,雞油菌,涮把菌,北風菌,青頭菌,麻栗菌,蔥菌,谷熟菌,牛肝菌,等等。其中尤以松茸、雞縱、牛肝菌、虎掌菌等最為名貴,堪稱彝州山珍。
最佳旅游時間 四季如春,皆可出行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元謀—虎跳灘土林—黑井古鎮—楚雄博物館;D2彝人古鎮—彝族十月太陽歷公園
注意事項
1.氣候:元謀土林是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1.9攝氏度,有干季、雨季之分,雨季為6-10月,此時土林被雨水浸泡變軟,影響景觀,而且道路不好走,因此不適宜去土林旅行;11-次年5月為干季,適合去土林,如11月-3月去元謀,氣候溫暖舒適;4-5月間氣候炎熱干燥,陽光分外燦爛,攝影效果佳,但需做全套防曬準備(景區內氣溫往往較昆明高十攝氏度!),所以進土林前要帶足飲用水,可自備也可在景區大門內購買,價格還算合理。
2.行走:如果徒步進去,不要從景區入口進,從出口進去。因為入口方向走是馬道,下坡比較多,這樣馬不容易疲勞。但是如果人走則反其道行之,因為里面全是沙地,下坡太滑,上坡比較好走。最好買一張導游圖。
3.攝影:土林的風光非常奇特,湛藍的天空、黃色的砂土森林在相紙上會呈現出絕妙的效果。如果專門為攝影而去,建議你在楚雄住一夜,早晚的土林另有一派神秘景象。但那里沙塵較大,要注意保護你的相機。照相的時候千萬要注意腳下!
4.路線:元謀景觀壯麗,但是路程遠,附近沒有其它壯麗景觀呼應,因此在做云南游整體路線計劃時,可將其與大理——麗江之行聯結起來,即走昆明——元謀——楚雄(中轉)——大理——麗江,楚雄是位于昆(明)——大(理)高速路的1/2之處,結束元謀的行程后轉行到此,再中轉去大理麗江,非常便利。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處滇中,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為15-21℃,氣候溫和,干濕季分明,降水多集中于每年的5-10月。四季出游,皆可領略到不同的美麗風光。
民族
楚雄聚居著26個少數民族,各民族節日慶?;顒迂S富多彩,根據節慶時間出游,則可以體驗更多的民族人文風情。例如: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節,火把、篝火熊熊燃燒,跳虎笙、阿細跳月盡展彝族民族魅力;農歷二月初八的馬纓花節,是祭祀花神、祖先的節日;三月二十八的三月會,既是當地的物資交流會,也是楚雄的重要節日。
藝術
彝族服飾在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楚雄彝族總的來說尚黑,但各個支系衣飾在款式、圖案、色彩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彝族“三道酒”文化。彝族人民熱情好客,每有客至,必以酒款待,敬“三道酒”是接待貴客的最高禮儀。第一道酒為欄門酒,彝家人歡唱“迎客調”,盛裝的彝家姑娘為客人捧上一杯美酒;第二道酒為祝福酒,在酒宴上主人向客人敬上雙杯美酒,同時還要獻上祝酒歌;第三道酒為留客酒,客人要離開時,主人送客到門口,請客人喝下最后一杯酒。并吹奏“留客調”,唱“送酒歌”,為客人祝福。
歷史文化
楚雄州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祿豐發現了生活在800萬年前的祿豐臘瑪古猿化石,在元謀縣發現了生活在300萬年前的元謀竹棚人猿超科化石。1965年,在元謀縣發現了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化石,并發現了打制石器和用火的痕跡,證明元謀人不但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還掌握了用火的技能。1975年,楚雄萬家壩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銅鼓,證明早在2500年前,楚雄地區的先民便創造了以銅鼓為特征的青銅文化。先秦時期,楚雄地區活動著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族群。至西漢中期,中原王朝相繼在西南地區設置郡縣,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得到加強。至隋唐時期,州境經長期民族融合,形成以烏蠻、白蠻為主體的居住區域。唐宋時期"南詔三十七部"在州境有白鹿部(楚雄)、羅部(羅次)、羅婺部(武定)、華竹部(元謀)以及抬萼部(牟定)、易裒部(廣通)、摩芻部(雙柏)等以彝族先民為主體的少數民族政權。明初大量移民屯墾之后,漢族逐漸成為楚雄地區人口最多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