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制作原料:熱白飯三杯,紫菜三張,雞蛋兩個,腌瓢瓜一大塊,紅甜菜絲110克,小黃瓜一根。精鹽一茶勺,色拉油一湯勺,白醋三湯勺,白糖四湯勺,紹酒一湯勺。
米飯選用的是泰國香米,十分有彈性。先將米飯和紅棗、蟹柳等配料用醬料猛火炒過一輪后,再將切好的紅蟹放入油鍋油炸一番,之后將米飯和紅蟹一起猛火再炒一番,上碟擺好紅蟹即可。
神仙爐,是歷史悠久的朝鮮民族特菜。味道香醇,多色多味,誘人食欲。這是把肉、海參、蝦、山菜、野果等分別烹飪成煎、生拌、丸子等,盛在神仙爐里熬著吃的味美可口、營養豐富的菜。
酸湯子是在滿族眾多的風味飲食中,人見人饞,過“口”不忘的一道美食。“酸湯子”最大特點是爽口、調胃、營養豐富,有通脾健胃、消乏解渴之功效。
蘿卜切成粗條用辣椒面加色﹐把腌明太魚腸切成絲與蘿卜條一起拌著吃的蘿卜泡菜。腌明太魚腸是以明太魚做的醬汁﹐含有豐富的游離氨基酸﹐并是消化酶豐富的傳統發酵食品。
圖們江入海口,是琿春的防川,在這里可以登高遠眺,體驗“一眼看三國”的奇景。
最佳旅游時間
北方的夏季,吹著山風看三國。
建議旅游天數 1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中俄琿春口岸——中朝圈河口岸——“一眼望三國”——張鼓峰事件戰地展覽館——沙丘游樂園——蓮花湖公園。
風土人情
環境氣候
琿春市地處中國東北邊陲,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圖們江下游地區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內,地 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地帶,是東北亞地區的幾何中心。琿春市氣候溫和濕潤,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5.65℃,平均降水量617.9毫米,無霜期140—160天,由于靠近日本海,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熱,8月份平均氣溫21.2℃,是盛夏避暑之勝地。
當地民族
現有人口28萬人,漢族占47.6%,朝鮮族占42.8%,滿族占9.3%,其它民族占0.3%。
歷史文化
據《明史》記載,原稱“渾蠢”,其語源于女真語,即“邊陬”“近邊”之意。“琿春”為“渾蠢”的轉音。明代稱此地為“琿春衛”,一向被視為邊寨重地。 此地早在周秦為肅慎地,漢、晉為挹婁,北魏時期屬勿吉地,隋至唐初為拂捏靺鞨之南境,白山部之東境,后屬渤海南京南海府,金代為完顏部肇基王業之地,后屬上京海蘭路,元屬開元路,明代于此地設置琿春衛,明末為滿族舒穆祿氏所據。
清順治十年(1653年)此地為寧古塔昂邦章京統轄地,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琿春協領,這是有資料可查的琿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現。琿春協領下設卡倫(哨所)15處,隸屬于寧古塔副都統。次年始建協領衙門于渾蠢水(即琿春河)之北,并開始建城。雍正七年(1729年)隸屬寧古塔副都統,同治九年(1870年)屬吉林將軍,光緒七年(1881年)撤銷協領,改設琿春副都統,延吉全境歸琿春副都統管轄,光緒十五年(1889年)改為琿春府,光緒二十八年(19O2年)兼署延吉廳理事同知。
宣統元年(1909年)改琿春副都統為東南路兵備道,移駐延吉。宣統二年(1910年)設置琿春廳,隸屬東南路道。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改琿春廳為琿春縣,三年(1914年)六月民國政府重更道制,東南路道改為延吉道,琿春縣為延吉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琿春縣直隸吉林省,為二等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琿春縣為松江省所轄,1949年劃歸吉林省所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