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的苗嶺山脈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的地段,東鄰湖南,南接廣西,總面積30300多平方千米,居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的第二位。中國最大的侗寨、最大的苗寨都在黔東南。凱里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凱里除有格調(diào)古樸、風貌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物古跡外,自然風光主要有香爐山、金泉湖和一批景觀獨特的溶洞。獨特的地容地貌和獨特的氣候造就了凱里特別的文化和獨特的景觀。
西江千戶苗寨距凱里35KM,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中國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tài)”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領(lǐng)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fā)展的首選之地。西江擁有遠近聞明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制作,其工藝具有超高水平。郎德上寨距離凱里27KM,是清咸豐同治苗民反清領(lǐng)袖楊大六的出生地,這里依山傍水,四面被群山環(huán)抱,2008年奧運圣火傳遞曾經(jīng)過此地。相對于西江千戶苗寨,郎德上寨沒有開發(fā)過度,比較適合清凈的朋友。
香爐山位于貴州凱里市西北15公里處,四面石崖絕壁,形如香爐,僅一線小道盤旋而上,方圓15公里,眾山環(huán)列,若劍戟刺天。山上雜花叢樹,云霧繚繞。有肥田沃土,深井細流。節(jié)日期間,香爐山鎮(zhèn)邊的大小山坡上,經(jīng)常舉辦各種跳蘆笙、對歌、斗牛等活動。相沿已久,香爐山成為苗族人民緬懷民族英雄和憧憬幸福生活的名山。
酸湯魚在貴州算得上是王牌菜,尤以凱里酸湯最為正宗,當?shù)赜小白霾粊硭釡薏涣巳恕钡乃渍Z。其做法來自苗族,把燒開的米泔水釀制到醇厚的乳白色。原料是用野生小西紅柿調(diào)制,加了木姜子、貴州酸筍的酸湯。
這道菜非常有特色,初看紅色的糯米一塊一塊的,還以為是酒糟,據(jù)大廚介紹才知,原來是用糯米粉磨成面,混著遵義的辣椒一起泡在醋壇子里,腌制2個星期左右才制成的辣椒。用這種辣椒和螃蟹一起炒,炒出來的味道更香,而且清淡之中暗香縈繞,豐腴處盈潤有韌性,相當有嚼勁。
雞是普通的雞,不必非得貴州本地的才行;炒法也是普通的炒法,沒有燉煮炸那樣復(fù)雜,注意別炒得過老就行,所以風味依靠的是酸筍。
又稱青椒伴素魚,主要為田養(yǎng)鯉魚,以七八月鯉魚最佳,青水煮,伴以燒熟的青椒、花椒等佐料,味清香,可口而十分開胃,是苗族接待貴賓和祭祀供品的必備佳肴。
又稱雞八塊,是貴州苗族的重要菜肴之一,又是苗族人民祭祀、供奉祖宗的主要供品之一。以拔毛洗凈去掉內(nèi)臟后的整雞放入冷水中加溫煮熟,撈出并以整雞供奉祖宗,然后將雞肉砍成"八塊",置于盤中。其味鮮、清涼、爽口。
黔東南的州府,少數(shù)民族城市,被譽為“百節(jié)之鄉(xiāng)”。
最佳旅游時間
夏季最佳,此時不僅氣候適宜,而且有很多節(jié)日和活動。
建議旅游天數(shù)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凱里——西江;D2凱里——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