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位于臺灣南投縣魚池鄉,常態面積7.93平方公里,滿水位8.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米,湖面海拔748米,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最多外來種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不過在湖泊總括上則僅次于嘉義的曾文水庫,日月潭也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雙潭秋月是臺灣八景之一。由于過去平埔族稱居住于山里的原住民為“沙連”,而內山以日月潭一區為最大的積水盆地,故日月潭舊稱又為水沙連。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是臺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臺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
1、從臺北出發:國光客運臺北西站→日月潭,平日每天兩班,周末四班,臺北端設于臺北捷運木柵線忠孝復興站附近,全票 460元。
2、從臺中出發:南投客運臺中干城站→埔里,在日月潭下車;或者在水里搭豐榮客運→埔里,在日月潭下車。水里端于臺鐵水里車站前,這兩條線路每天都有非常多的班次。
搭乘火車請于臺中站下車后轉搭乘客運至日月潭。搭乘高鐵請于臺中站下車,轉搭乘客運至日月潭。“臺灣好行”有從臺中火車站和臺中高鐵站直達日月潭的班車。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當地交通
游湖巴士
水社游客中心至玄光寺的游湖巴士,一日券NT$80元,可搭載自行車。每日整點30分由水社旅客服務中心發車至玄光寺,每整點由玄光寺發車返回旅客服務中心。平常日每日8班次,假日每日10班次。
輪船
景區提供交通船游湖往來各景點,游客可選擇順向及逆向兩條航線循環航行于水社、伊達邵及玄光等三處碼頭。于水社游客中心、伊達邵碼頭等公有售票處或懸掛有交通船識別標志售票處購買船票。
奇力魚是日月潭最有名的魚之一,奇力魚是邵族人的重要食物來源,主要捕獲季節為春夏二季,進入秋冬后,奇力魚因躲進較深水域較難捕抓。由于體積不大,一般以油炸做法最普遍,是日月潭地區各飯店的一道名菜。
日月潭最有名的是曲腰魚與奇力魚,曲腰魚較大只,味道鮮美,更有總統魚之稱,因為它的肉質美味,深得蔣介石的喜愛,每次蒞臨涵碧樓度假時,均會品嘗此一珍饈,于是日月潭民眾便將曲腰魚取名總統魚。
日月潭的潭蝦,是足以與總統魚以及奇力魚并列的日月潭美食。潭蝦大多使用油炸處理,因潭蝦的肉少,酥炸之后香味四溢,是一道吃氣味的菜,美味的潭蝦配上少許的冰啤酒,對食客來說絕對是一種享受。
半天筍就是檳榔心,將晚生的檳榔樹砍倒,取其心部大約二十公分處,就是半天筍了。通常將這段檳榔心切碎后用來煮排骨、肉絲湯,也可用來炒肉絲,風味特殊,很售當地人喜歡。
竹雞,屬于雉科鳥類,體型不大,一般我們看到的都是已經拔毛過而且已經料理過的竹雞了,竹雞的肉不多,應該算是一種吃口味的野味,竹雞骨頭細小,肉質細嫩,因為肉質細嫩而受到喜愛,一般竹雞是烤著吃的,香味四溢,深受游客喜愛。
日月潭是臺灣阿薩姆紅茶主要產地。日據時代日本人首先從印度阿薩姆省引進茶種,在日月潭所在地刀池鄉試種,試驗結果,成效卓著,成為日月潭最出名的特種茶。日月潭高溫多濕,終年雨量多,濕度大,與印度阿薩姆茶區酷似。
日月潭水域出產多種魚類,除了頗具盛名的曲腰魚、奇力魚之外,尚有鯁魚、吳郭魚、溪哥、草魚等各色魚類。這些魚產除了供應食用與釣游之外,還可被更進一步利用,譬如制成魚拓、魚體標本、魚皮、魚鱗和魚骨等,制成的特色產品成為當地特產,游客們可以買一些帶回家贈送親朋。
水沙連地區盛產陶瓷用具,其中又以魚池地方的蘊藏量最豐富,并發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南投陶”。日月潭畔有一座文武廟,廟前有朱色獅子一對,這造型受到日本上藝影響,有日本“九谷燒”的風味。
這里的香菇又厚又大,香氣十足,由于傘頂顏色比一般香茹白,故名之為白雪香菇,無論酥炸、干炒、煮湯,都是香氣四溢,是送禮的最佳特產。
購物天堂
義勇街
義勇街是日月潭畔最熱鬧的街道,分布為數眾多的邵族土特產紀念品店或風味小吃店,游潭紀念品店販賣的商品多為邵族人制的衣飾,由于均為手工親自縫制,造價也不低,但卻是品質保證。還有久居于邵族的大戶毛家人所開設的拉魯土特產店,販售的邵族梅也是邵族婦女自制,在此寄賣,品質上有保障。
臺灣唯一的天然湖,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似日輪,西側狀似月鉤。
最佳旅游時間
四季皆宜。這里四季和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于攝氏二十二度,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一月不低于攝氏十五度,氣候也不錯。
建議旅游天數 3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珠仔嶼——文武廟——孔雀園;D2德化社——玄光寺——玄奘寺;D3涵碧樓——教師會館——慈恩塔——苗栗大湖。
注意事項
1、日月潭風浪較大,最好不要站在船頭哦!
2、日月潭和阿里山一樣,值得住一晚,可以領略不到變幻的湖色。第二天一早,艷陽高照,青山如黛、綠水如藍。游船行進,綠波蕩漾,移步換景。
風土人情
地理環境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是臺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臺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歷史文化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美麗的寶島臺灣住著一位勇敢的青年大尖和一位美麗的姑娘水社,他們相互愛慕,常常在大樹下相會。這個大潭里住著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里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癟了,家家戶戶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大尖和水社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鉆進惡龍居住的巖洞里,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于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后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里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社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肚子。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里。大尖哥摘下公龍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社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托著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著水社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蘇。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社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后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現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著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彩球來到日月潭邊玩托球舞,學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樣子,把彩球拋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頂著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社姐這對青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