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蘇州的陸路交通十分發達,在全國各地基本均有直達的火車和汽車。由于蘇州沒有民用機場,乘飛機前往蘇州必須由上海或者無錫的機場然后轉車去蘇州,比較麻煩,建議國內去蘇州還是乘坐火車和汽車。
蘇州沒有民航機場,乘飛機要取道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或無錫碩放機場。
目前蘇州有三個客運站,分別是蘇州站、蘇州新區站、蘇州園區站。其中蘇州站最為主要。除直達車外,京滬鐵路上幾乎所有經過蘇州的列車均會停靠。蘇州-上海往返的火車平均每隔20分鐘左右就有一班,車程30分鐘到1小時30分鐘。
蘇州每天有多班高速大巴開往上海,北站最多,平均20分鐘一班,票價26-30元,車程1小時20分左右。上海下客站有恒豐路、滬太路、浦東白蓮涇等地,建議在購票時詢問清楚,選擇離自己目的地近的車站。
京杭大運河蘇杭段有客運航線往返,蘇州在南門碼頭(人民路8號)購票上船,杭州在武林門碼頭(環城北路138號)購票上船,每天17:00對開一班,次日7:00抵達。
蘇州當地交通
公交
普通車單一票價1元,空調車單一票價2元,多為無人售票車。現一般車均為空調車,票價2元起,在春秋兩季,由于不開空調的原因,票價會將為半價1元。
出租車
起步價11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單價1.8元(但帕薩特型的出租車3公里后每公里單價2元),5公里后加收50%空駛費。等候時間超過5分鐘,每5分鐘折合1公里。23:00-次日5:00,收取夜間用車補貼費。即除基價公里內起步費不變外,超基價公里部分可加收該類車租價20%的夜間補貼費。
人力三輪車
起步價2元,每公里加收2元,包車時,每人每小時5元。小提示:上車前要和車夫談妥價錢,以免上當。
自行車
火車站東側的平門橋一帶有許多租自行車店,大致價格為:4小時內2元,5-6小時3元,一天5元,需要身份證及押金100元-200元。
蘇州作為東部飲食文化中心,“南甜”的飲食風格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已經有蘇式菜肴、蘇式鹵菜、蘇式面點、蘇式糕點、蘇式糖果、蘇式蜜餞、蘇州小吃、蘇州糕團等12大類。蘇州的小吃文化更是獨具一格,聞名天下。
美食推薦 松鼠桂魚 響油鱔糊 陽澄湖大閘蟹 楓鎮大面 鲃肺湯
“松鼠桂魚”是蘇菜系菜肴中的代表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乾隆也曾品嘗過。這道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讓人感興趣的還有聲。當炸好的猶如“松鼠”的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鹵汁,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來。
江南水鄉,黃鱔遍布河道、田間溝邊,其特點在于鱔肉鮮美、香味濃郁、佐酒下飯、開胃健身。因為菜裝盤后,最后要淋上熱油,所以抬上桌那瞬間還會發出“滋、滋”的聲音,還有這道菜還會勾芡,成菜中僅有的那么點點湯汁都包裹在鱔絲上,于是得名“鱔糊”。
陽澄湖大閘蟹是我國最享譽盛名的淡水蟹,個大膘肥.外形青背白肚,黃毛金鉤,故又被稱為“金鉤蟹”,人們譽稱“蟹中之王”。陽澄湖大閘蟹除可蒸、煮、煎、面拖、酒醉、腌制外,還常被人們作為制作美味佳肴以及蟹宴的原料,如蟹油水晶球、雪花蟹斗、鍋燒蟹粉、煎蟹盒、炒蟹粉等。
鮮有一碗面,會像楓鎮大面這樣帶給食客撲鼻的酒香,因為吊湯的時候除了常見的肉骨、鱔骨外,還加入了酒糟和螺絲。澆頭是一塊燜肉,但也和普通的燜肉不同,它是白色的,做法復雜,且燜制時不能放醬油,純粹靠鹽調味。于是,燜肉肥美,入口即化;面湯鮮滑,酒香醇厚。
作為蘇州特產名菜,每年秋季上市,肉質細膩,風味獨特,湯清味鮮,是蘇州的特產。此魚每年秋季上市,肉質細膩,風味獨特,湯清味鮮。魚肝在民間俗稱“魚肺”。報紙上的一片爭論讓“斑肝湯”的名聲越炒越大,最終成為名揚大江南北的珍饈。
美食聚集地
觀前街
蘇州觀前街是成街于清朝時期的百年商業老街,街上老店名店云集,名聲遠播海內外。來到蘇州的人都不會錯過這條老街。觀前街之所以吸引人,確實還與其周邊環境有關,尤其是太監弄和北局,與觀前的繁華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觀前街的小吃和特色酒店均是美味,能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
十全街
十全街位于蘇州名園滄浪亭北首,東起葑門安利橋堍、西至人民路三元坊口,著名的南林飯店、蘇州飯店、南園賓館和古典園林網師園坐落在這條街上。十全街景色優美,環境清幽,尤其是夜晚,適合情侶漫步其中,直至打烊,觀景吃美食,就像寶劍贈英雄一樣,相得益彰。這條街上還有許多的酒吧,是聞名的酒吧一條街。
蘇州特產基本是一些絲綢和蘇式糖果糕點,觀前也有一些。糖果糕點以采芝齋,稻香村,葉受和為好,都在觀前街。絲綢建議到大的商店購買。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俗名“嚇煞人香”。康熙南巡路過蘇州,品茶后大加贊賞。因此茶采自清明、谷雨時節,被賜名為“碧螺春”,并列為貢品。
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蘇繡,被人們譽為中國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臺等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蘇州的工藝美術品中,最精細微小的莫過于微雕了。微雕,就是用極尖細的三棱刀分別在竹、象牙,甚至頭發上鐫刻出極細微的書畫、人物或詩詞,作品越小巧越顯得珍貴。
蘇扇是蘇州折扇、檀香扇、絹宮扇,紙團扇的總稱。它經歷史悠久、制作精巧著稱。折扇由收則折疊而得名,又因用時需撒開,故又稱“撒扇”。扇骨以竹片為主,扇面大多用宣紙裱成。蘇州的折扇生產始于南宋,元、明兩代名家輩出,制作愈見精良。
購物天堂
觀前街
觀前街地處蘇州古城中心,占地0.52平方千米,區域內商業繁榮,名店云集,古跡眾多,在蘇州“東園西區,古城居中,一體兩翼”的現代城市建設格局中具有無可取代的中心作用。觀前街因其地處玄妙觀前而得名。它的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匯集稻香村、乾泰祥、黃天源等多家名優特色的百年老店而名滿天下;地處碧鳳坊——太監弄的美食街更是以蘇幫美食譽滿江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妙觀,以其豐厚的道教文化內涵吸引著國內外游客。
撐著油紙傘,聽婉轉深巷傳來評彈,那踮腳走在雨中的女子,咿咿呀呀的哼唱,在這找回江南蘇州最初的記憶。
最佳旅游時間
春季最佳。大小園林此時萬物蘇醒、生機勃勃,二月光福古鎮的“香雪海”,更是梅花吐蕊,勢若雪海,滿山盈谷,香氣醉人。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蘇州博物館——平江路——三塘街——十全街;D2.網師園——拙政園——虎丘——金雞湖。
注意事項
1、游蘇州園林或是探訪水鄉古鎮,最好避開清明前后是掃墓高峰、雙休日和節假日。只有在人少的時候,才能真正體味蘇州這座古城獨特的韻味。
2、蘇州的景點大都很早關門,特別值得一游是姑蘇城外的寒山寺17:30關門(新年撞鐘日除外),節假日也不例外,香雪海觀梅16:00停止售票,如果是自助游一定得注意時間的合理安排。
3、蘇州的季節變化也較明顯,1月平均氣溫2-3℃,7月平均氣溫28℃,所以,如果您是初春或深秋來此旅游,最好在準備一件冬衣,以防突襲的寒氣。
4、蘇州古城不大,公交便捷,有些地方走路即可。在火車站打車不要打黑車。新區開發較早,有多路公交到達蘇州樂園、體育館、博物館等地方。金雞湖西部的園區靠近古城,公交也比較便利,但是金雞湖東部開發較晚,公交很少,最好不要選擇住在湖東。
蘇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馳聲海內,秀麗、典雅且有“甲江南”聲名的蘇州園林,“東方威尼斯”的小橋流水環繞姑蘇城內,無不令人心馳神往。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蘇州位于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溫暖潮濕多雨,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1月平均氣溫2-3℃,7月平均氣溫28℃,所以,如果您是初春或深秋來此旅游,最好在準備一件冬衣,以防突襲的寒氣。
藝術
蘇州文化:蘇州給人的感覺是清秀的、水樣的,自有一番靈動鮮活之美。歷史悠久的園林和中國古建筑,透露著歷史的氣息。著名的蘇繡、桃花塢雕刻等工藝,更是把這種清雅靈秀之美躍然于絲綢、木刻之上。這個擁有著2500年歷史的名城,同樣孕育了它獨特而瑰麗的“吳文化”。自古就有“三生花草夢蘇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今日的蘇州在創造新文化的同時,還保持著古老的文化和傳統。
【建筑】
蘇州的建筑重點體現在各種園林當中,現今蘇州仍然保留著從五代開始的建筑群,鮮艷的色調和圖案,仿佛與周圍的歡迎依然融為一體。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各個皇朝曾經的輝煌、獨特的文化,也感受著大自然的玄妙。
由于中國的文化與宗教密不可分,各種佛塔、寺院同時也記載了當時作為完美的繪畫工藝。蘇州至今仍保存著的無數古塔名剎,使蘇州成為了“活生生的畫廊”。 羅漢雙塔典雅、虎丘塔古樸、報恩寺大氣、瑞光塔豪華、楞枷塔的玄幽……各時代出色的繪畫技藝和建筑藝術如實地變現出了中國歷代美術文化。
【庭園】
庭院設計包含了中國人對于“家”的全部內涵。同樣也體現著古人對于自然的態度,可以說小小的庭院中包充分的展示著古人對于美的展示,凝聚著永恒的生命力。小橋、流水,無一不體現著中國人細膩的情感,表現著我們民族含蓄而溫婉的“家”文化。蘇州“家”庭院眾多,比較推薦的有萬氏庭園、顧氏花園、席家花園(啟園)和張家花園(翕圃)。它們有的含蓄溫婉,有的古樸端莊,有的中西合璧,總之都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特色。
【民俗】
在蘇州節日中國,從官府的大型儀式到民間自發的樸素傳統儀式,表現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儀式,不但記載了蘇州悠久的歷史,也影響著藝術的發展與演變。像是虎丘曲會注重典雅,姑蘇仙樂著重豪華,軋神仙的多姿多彩,石湖串月的詩情畫意,每一個儀式都是一段歷史的演繹。
虎丘曲會應該是從明朝末年一直延續至今,它的自發形成與延續與當時蘇州富庶的經濟直接掛鉤,昆曲的興盛和此間一帶“眾樂好歌”的傳統直接構成了其技藝的積累和提升,曲會由自發娛樂到藝術的提升此間經歷了數百年的歷程,典雅的整體風格才被確定下來。
歷史文化
2500年前,蘇州是揚子盆地最古老的地方。隨著隋朝大運河的建成,蘇州因為位于這條重要貿易路線中的關鍵性位置,其財富和規模都快速增長。
蘇州作為一個航運中心以及糧食儲存中心而蓬勃發展,商人和手工業者眾多。12世紀的時候,蘇州就已經達到它現在的規模了。長方形的城墻由護城河所包圍,并且由六扇大門通入(北門,南門,兩扇東門和兩扇西門)。6條由北向南和14條由東向西的運河貫穿城市。盡管城墻以及大部分消失了,相當一部分運河也已經堵塞,蘇州市中心還是保留了一些它的原貌。
到了14世紀,蘇州成為中國領先的絲綢生產城市。眾多的貴族、享樂者、著名學者、演員和畫家都被吸引并隱居于此,他們在此建造自己的別墅和花園。
當蘇州發展到16世紀,它的大大小小的花園多達100多個。這個城市成功的旅游業以及它“花園城市”和“東方威尼斯”的美名來自它老式的木雕、刺繡、刷白的房子、鵝卵石街道、林蔭大道和運河。蘇州的美名還因為那里的女人被稱為是中國最美的,這也要歸功于當地甜美的地方口音。有句諺語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在明朝清朝,絲綢業繼續蓬勃發展,條件惡劣的大型倉庫里容納了數以千計的工人。抗議是常有的,早在15世紀的時候絲綢工人就舉行暴力罷工。1860年,太平軍一槍不發就奪取了蘇州。1896年,蘇州被迫開放和日本及其他租界國家通商。自1949年以來,這個城市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城墻都已經基本拆除,而這座曾經美麗的城市未來能保存下多少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