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總的來說,到湘西旅游飛機出行不是很方便,多數(shù)人會選擇乘坐火車,自駕旅游相對比較便利。
湘西沒有飛機場。附近的飛機場是張家界荷花機場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機場到達湘西的方式都是先到附近的火車站,然后再坐火車到湘西。
湘西有許多火車站,吉首站是通往湘西各個旅游點的中轉(zhuǎn)站。
1.從長沙出發(fā):乘N736(長沙—張家界)或N703(深圳西—懷化)或K91(無錫—懷化),都可選擇在吉首或猛洞河火車站下車。
2. 從張家界出發(fā):乘K267(北京西—懷化)或N703(深圳西—懷化)或K90(無錫—懷化)或2011(張家界—南寧)或1473(襄樊—湛江)等都可選擇在吉首或猛洞河火車站下車。
3. 從懷化出發(fā): 乘K268(懷化—北京西)或N704(懷化—深圳西)或K92(懷化—無錫)或2012(南寧—張家界)或1474(湛江—襄樊),都可選擇在吉首站或猛洞河火車站下車。
湘西當?shù)亟煌?/span>
出租車
1.吉首:一般有4元/2公里和3元/2公里計價方式,超出2公里的,每公里分別按2元、1元計費。不出城也就5元錢。
2.鳳凰:縣城很小,一般不用坐車。綠色出租車起價3元,逛古城一周10元左右就可以了。
湘西美食在湘菜原有的香辣基礎(chǔ)上,還融入了少數(shù)民族的地方特色。無論是吉首市街頭還是鳳凰古城,物美價廉的正宗湘西美食令人流連忘返。
在鳳凰的土鄉(xiāng)苗寨有一種隔年熏臘肉的習慣,臘肉確實是一種少有的民間佳肴。吃隔年熏臘肉有利于增腎補虛,有利于健胃暢腸,是待客的上好美味佳肴。蕨菜就是一種野菜 清脆爽口來形容最為恰當。臘肉煙熏以后的已經(jīng)風干化狀態(tài),光口吃多了覺得膩味,就著蕨菜來吃,它們配合的很完美。
糯米酸辣子是鳳凰古城風味極濃的民族家食土菜。椒包糯米酸辣子即清香可口,又帶幾分酸辣色彩,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是鳳凰待客的上乘食品,酸而不膩很有一番風味。
鳳凰古城的涼粉和其他地方的涼粉都不相同,形狀類似果凍,但是又比果凍還要軟,晶瑩剔透,似水一樣,一般是用小碗裝著,盛到碗里后再澆灑上紅糖水、芝麻或者醋。鳳凰古城涼粉價格也不貴,甜甜的,酸酸的,又滑又涼,還帶點清香,吃起來非常爽口。吃法很有自己風格,可以加花生、葡萄干、芝麻、黃豆粉等。
鳳凰古城社飯乃食中一絕。社飯既有糯米的甜香,又有臘肉的薰味,還有社菜的清香,飯一開鍋,香味四溢,直令人饞涎欲滴,食欲大振。
古城區(qū)內(nèi)銀飾較多,作工精巧,款式多樣。這里的銀飾分老銀和新銀。老銀從民間收集而來,無論在作工和設(shè)計上都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這里一般以苗族銀飾為主,這樣的銀器價格較貴。新銀,現(xiàn)代加工及設(shè)計,都具有標準含銀量,因款式和做工不同而價格不同。按重量算的有3元/克、8元/克、10元/克等,按件算的15-60元/件,一般來說按件算的性價比要高。
按圖案的復雜程度來定價格(2元、3元、5元等)。編織花帶,較窄的機械編織的5-7元,手工編織15-20元;較寬的機械編織10-15元,手工編織25-40元。
如果要給湘西定個性別,那一定是“她”,如今的她已不再那么神秘,美麗的鳳凰、因電影改名的芙蓉鎮(zhèn)、沈從文筆下的茶峒,正在向我們敞開大門。
最佳旅游時間 3月-10月適合游覽
建議旅游天數(shù)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鳳凰古城;D2.芙蓉鎮(zhèn)——猛洞河;
注意事項
【禮儀禁忌】
逢年過節(jié)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熱情的主人便會拿出幾個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兩面金黃開花的時候,幾吹幾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區(qū),主人將烤好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糍粑就咬,這時主人就會重新?lián)尰厝?,吹打拍凈,蘸上糖給客人吃,爾后接二連三地烤好、拍凈、蘸糖,遞給客人。如果不懂規(guī)矩,接過來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個沒糖的就別想再吃了,主人還認為你對土家族人不尊重。
節(jié)日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扛鋤、穿蓑衣、擔空水桶進屋;不能用腳踏火坑及三腳架;在室內(nèi)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婦坐在一條長凳上。
風土人情
環(huán)境氣候
年平均氣溫與≥0℃積溫雖然低于省內(nèi)同緯度濱湖地區(qū),但1月平均氣溫偏高,冬季寒冷。盛夏多地形雨影響,夏季氣溫偏低,少酷熱天氣,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要比同緯度濱湖區(qū)低1.8 ℃~2.0℃。
冬夏長春秋短。其中春季一般是陰雨連綿,氣溫逐漸回升。秋季前段是秋高氣爽,后多秋風秋雨。四季時間的長短,隨海拔升高,夏季縮短,冬季延長。
節(jié)日
三月三苗族情人節(jié)、四月八祭祖盛典、六月六、苗歌節(jié)等等。
歷史文化
湘西州域歷史悠久。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唐虞之時,有“蠻地”之稱,屬“三苗”范圍。夏,為“荊州之域”。商代,屬楚“鬼方”地域。西周至春秋,屬楚“黔中地”。戰(zhàn)國時屬楚黔中郡。西漢屬武陵郡。
三國時初屬蜀,后屬吳。西晉、東晉屬荊州武陵郡。隋唐五代時期屬黔中道。朱為荊湖北路的辰州、澧州。元為湖廣行省恩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司。明置永順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為岳、辰兩州地。清置永順府和鳳凰、乾州、永綏直隸廳,東北部為澧州地。
民國時期1914一1922年為辰沅道。1938—1949年為第八、第九行政督察區(q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鳳凰、乾城(今吉首)、永綏(今花垣)、瀘溪等縣和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分屬沅陵專區(qū)、永順專區(qū)。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區(qū)成立,轄吉首、瀘溪、鳳凰、古丈、花垣、保靖6縣,并代管永順、龍山、桑植、大庸(今張家界永定區(qū))4縣。年底,代管4縣亦屬直接管轄。
1955年4月,湘西苗族自治區(qū)改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州府設(shè)吉首,轄吉首、瀘溪、鳳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順、龍山、桑植、大庸10縣。1982年和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縣設(shè)市。1988年,大庸市升為地級市(即今張家界市),同年12月31日,大庸市及桑植縣正式劃出湘西州。1989年至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8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