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云南做為旅游大省,交通自然比較便利,機場方面有12個民用機場,鐵路方面以昆明為中心,東北南分別有貴昆、成昆、南昆鐵路,客車方面四通八達,因山路較多,相比火車反而更便利。
昆明的巫家壩國際機場目前開辟國內航線48條,國際航線6條。昆明至省內各旅游地區的民航也很發達,現已開辟通往思茅、西雙版納、保山、昭通、大理、芒市、麗江、中甸、臨滄、文山、騰沖的航線。
云南省的鐵路以昆明為中心,以東為貴昆鐵路;以北為成昆鐵路;以南為南昆鐵路。
云南省的公路以昆明為中心,7條國道(108、213、214、320、321、323、326國道),61條省道,輻射至省內、國內外各大城市。
108國道:四川攀枝花進入云南,云南境內經永仁、元謀、武定抵達昆明,全長278公里。
213國道:從四川宜賓進入云南,云南境內經昭通、昆明、玉溪、思茅抵達西雙版納,全1581公里。其中,昆明至玉溪,已開通高速公路。
214國道:云南境內由南至北,經西雙版納、臨滄、大理、麗江、迪慶進入西藏,全長1418公里。其中,大理至麗江,已開通高速公路。
320國道:云南境內由東至西,經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潞西抵達中緬邊境的瑞麗,全長1030公里。其中,曲靖-昆明-大理一段,已開通高速公路。
323國道:從廣西百色進入云南,云南境內由東至西,經硯山、開遠、建水、元江、普洱至臨滄,全長928公里。
云南地區多山,由于大部分道路傍山修建,雨季的時候,大雨導致的泥石流會沖垮路基,造成塌方,有些偏遠的地方,道路一般不是很好,許多是土路或彈石路,遇雨更加難行,不管是跟團還是自助游,這些不僅會耽誤行程,有時對人或車都有一定的危險。
最佳旅游時間
云南的雨季—般集中在每年的5-10月(有時會稍微提早或延遲一些),其中6—8月的雨量占全年的60%左右。所以到云南旅行,如果僅從氣候方面考慮安排旅行時間,當然應以避過雨季為主。西南春季風多,夏季雨多,所以最佳的旅行時間是每年10月至來年4月。
建議旅游天數 5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成都——麗江;D2.麗江自由活動;D3.麗江——雄古觀景臺——虎跳峽——彝族村寨——獨克宗古城——松贊林寺;D4.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小中甸牧場——麗江;D5.麗江——成都;
注意事項
1、云南每天早晚溫差大(12~15℃),請注意著裝,預防感冒;氣候較為干燥,外出時請多注意喝水補水;
2、云南地處云貴高原,昭通雞鳴三省一帶室外紫外線照射較強,注意防曬,帶好防曬用品;
3、麗江、香格里拉、德欽等地海拔較高,注意休息,以防出現高山反應;
4、麗江玉龍雪山下纜車站旁,備有防寒服裝及氧氣包出租,客人可根據自身的需要租用;
5、在麗江、香格里拉、德欽等地地區自費騎馬或騎牦牛拍照時,亦請注意安全,聽從主人安排指導,切勿做出驚嚇牲口的行為,以免給自己造成傷害; 麗江葵花寶典中描述,其中拉市海的馬最為溫順,在香格里拉騎馬則注意不要劇烈運動防止高原反應。
6、旅游攝影時,請注意安全;
7、在選購旅游紀念商品,注意不要隨意去動擺設的樣品,以防意外損壞。
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省會昆明。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云南元謀猿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和亞洲最早人類。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云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所以氣候也很復雜。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壓氣流影響形成的高原季風氣候,全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征。云南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其主要表現為:一是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二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三是降水充沛,干濕分明,分布不均。
8月中旬~9月云南的大致氣溫:昆明19~28℃,大理:18~28℃,麗江:16~28℃。昆明、大理、麗江屬高原型西南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很大,夜晚氣溫偏低。
傳統節日
【潑水節】
傣族的傳統節日。于傣歷六月(清明節前后)舉行。傣歷以六月為歲首,也是傣歷新年。源于小乘佛教用水為佛洗塵,故又稱浴佛節。潑水節一般為三四天,開始的這一天送舊,最后一天迎新。此節西雙版納州傣族稱"尚罕",德宏州傣族稱"尚鏈",意為周轉、轉移,指太陽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又開始了新的一年。清水象征吉祥,大家互相潑水可消災除病。
【刀桿節】
僳僳族傳統節日。僳僳語稱"阿堂得"。在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僳僳族同胞為發揚勇敢頑強的抗敵精神,以象征上刀山下火海的爬刀桿活動來鼓舞勇敢精神,隨之形成固定節日。
【火把節】
火把節在古代被稱為"星回節"。對節日的說法,各民族有不同的解釋。彝族主要是為除蟲害、慶豐收。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傳統節日。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目腦縱歌】
景頗族盛大傳統節日。"目腦縱歌"為景頗語音譯,意為"大伙跳舞"。節日時間多在農歷正月十五后的9天內,選雙日舉行。原是祭祀景頗族天神"木代"舉行的儀式。
【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蒼山中和峰之麓,中和溪畔的曠野舉行。
【扎勒特】
哈尼族傳統盛大節日。"扎勒特"是哈尼語音譯,又稱"大年"。時值農歷十月,又稱十月年,在農歷十月第一個屬龍日舉行,至屬猴日結束,歷時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節主要是祭獻天神和祖先。
【酥油花燈節】
藏族傳統盛會。藏語稱"美多卻杰",流行藏區。于藏歷正月十五(農歷三月)舉行。亦稱"正月十五花燈會"。相傳黃教始祖宗喀巴曾向拉薩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像獻酥油花及大量供燈、酥油燈等,此即后世酥油燈會的由來,在燈節期間,寺院有"跳神"等文藝活動。
【洗牛腳】
納西族和布朗族的農事風俗。活動內容和時間不同。納西族每年進行兩次活動,一般在農歷六月初十至三十和九月初十至三十這兩個時間段中分別選出一天舉行。節日當天以村為單位聚餐,并將勞累了的耕牛洗刷干凈,喂麥餅12個,青草1捆,牛角上還要掛上一串餅子,表示慰勞耕牛。
【月亮節】
拉祜族農事節日。拉祜語音"哈巴",意為月亮。在農歷八月十五舉行。原為祭獻月亮,歡慶豐收。
民族
云南民族眾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為:云南地處高原,崇山峻嶺,交通阻隔, 各地居民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之中,久而久之,逐漸發展為不同的民族; 中原和北方統治民族進入云南,也帶來了一些少數民族人口;一些少數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時期因避難、 逃荒或其他緣故,先后從內地遷入云南,使得云南成為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
云南25個少數民族分布比較復雜,但突出的特點有兩個:一是交錯分布、大雜居、個居。 全省沒有一個單一的民族縣(市),也沒有個民族只住一個縣(市)總的說來,在邊疆地區分布居多; 二是立體分布,與云南立體地形、立體氣候相聯系,總的看來,傣、壯兩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區, 回、滿、白、納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壩區,哈尼、拉枯、佤、景頗、基諾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區, 苗、僳、怒、獨龍、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區。
云南是全國宗教類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原始宗教在云南均有, 堪稱中國的"宗教王國"。
歷史文化
公元前3世紀,云南中部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昆明稱為滇。楚國大將莊跤從長江上游進入滇池地區并自稱“滇王”。他和他的跟隨者給云南帶來了中國影響,開啟了悠久的移民和文化擴張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中國,向南拓寬了他的勢力范圍,在云南設立了郡縣,并且延伸四川的“五尺道”向南到今天的云南東部的曲靖。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入滇,設立益州郡和24個縣,郡治滇池縣(今晉寧)。另外一個縣是“云南”,有可能是這一名稱的第一次使用。為了開辟通往緬甸和印度的商道,漢武帝派唐蒙修復擴建五尺道,更名為“西南夷道”。在當時,云南的農業技術進步顯著。當地人用青銅工具、犁耕種,并且飼養了很多牲畜品種,包括牛、馬、綿羊、山羊、豬和狗。他們以部落的形式聚居,有時候會流浪到全國各地。
三國時期,云南地區、貴州西部和四川南部稱為“南中”。中央權力的分散增加了云南的自治權,當地部落也擁有了更多權力。公元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率大軍降伏“南中”大王孟獲,七擒七縱,為世人所傳頌。
公元四世紀,中國北部大部分被北方游牧民族侵占。公元320年,爨(cuan)氏入滇。爨琛在滇池(當時稱為昆川)稱王。爨氏統治維持400年。738年,部落首領皮羅閣建立南詔國,被唐朝封為云南王。937年,段思平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軍隊征服大理國。云南和湖南是蒙古在印度支那軍事行動的主要基地。1381年,朱元璋派兵攻占云南,滅元朝梁王。
清朝以后,1911年10月30日(重陽節),蔡鍔、唐繼堯率新軍發動重九起義,脫離清朝。1915年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又在此發動反對袁世凱的護國運動。
民國時期,滇軍在云南形成割據局面,以龍云(1928年-1945年)為主席的云南政府統治云南。
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付出極大代價的滇緬公路修通,成為中國與境外聯系唯一的交通線。1942年有10多萬中國遠征軍從云南進入緬甸配合英軍與日軍作戰,日軍擊敗英軍,沿滇緬公路進至惠通橋,隔怒江與中國軍隊對峙2年。1938年-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昆明聯合辦學,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50年2月24日是云南解放日,這是一個云南各族人民應該永遠銘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