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宮,川西第一道觀,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漢昭烈廟),西望杜甫草堂,東鄰二仙庵。相傳宮觀始于周,初名“青羊...
詳細介紹
青羊宮,川西第一道觀,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漢昭烈廟),西望杜甫草堂,東鄰二仙庵。相傳宮觀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據考證,三國之際取名“青羊觀”。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觀”,在唐僖宗時又改“觀”為“宮”。五代時改稱“青羊觀”,宋代又復名為“青羊宮”,直至今日。
青羊宮的第一座建筑是山門。原山門建于明代,左邊塑有土地神、青龍像各一尊。還有明代正德十年冬立的皇恩九龍碑一座。右邊塑有白虎像一尊。并有七星樁,上刻有道教秘傳天書云篆,根據中天北斗七星布局,稱為北斗七星樁。還有龍鳳樁、大石獅一對、龍王井一口等。
現建山門莊嚴宏偉,重疊飛檐。龍虎等吉祥物雕鑲在飛檐壁柱上,雕刻精細,造形典雅。金字橫匾“青羊宮”高懸在山門上方。此匾為清乾隆年間成都華陽縣令安洪德的墨跡,筆力遒勁,為青羊宮的中一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