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塘沽位于我國京津城市和環渤海城市帶的交匯點,地處天津濱海新區的中心地帶。全區總面積8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萬。塘沽地處中國北方黃金海岸的中部,毗鄰首都北京,是華北、西北廣大地區的出海口。此外,京山鐵路橫貫全區,公路網絡四通八達,京津塘高速、津濱高速、丹拉高速、津塘公路大大便捷了塘沽與京津及三北地區的交通。
塘沽成陸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北宋末期南岸屬宋河北路清池縣,北岸屬遼南京道武清縣。元朝北岸屬寶坻縣,南岸屬河間府靜海縣。明永樂二年南岸屬河間府靜海縣,北岸依元制。清雍正九年海河以北屬寧河縣,以南屬天津縣。1922年設里公所,1930年設分公所,建國前夕設塘大市,1949年改塘大區,1952年更名塘沽區至今。
塘沽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地跨海河兩岸,歷史上有“京津海上門戶”之稱。地勢低平,海岸線呈弓形,長64.2千米,灘涂約116平方千米。年均降水量637毫米,年均溫12℃。海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薊運河、獨流減河由此入海。境內南部多鹽田,中北部多鹽堿荒地。京山鐵路穿境而過,津塘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橫貫區境。市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內最早成立的保稅區—天津港保稅區均位于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