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李莊古鎮是一個經文化和歷史沉淀下來的古鎮,是一個訴說著抗戰風云和滄桑的古老的小鎮。距今已有1460年建鎮史,是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依長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
李莊古鎮特色:“傳承文化有功績,工藝四絕堪稱奇”
李莊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位于宜賓市郊19公里處的長江南岸李莊壩,古為漁村,漢代曾設驛站,由于瀕臨長江,故為明清水運商貿之地。
李莊古鎮文物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薈萃,古建筑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比較完整地體現了明、清時期川南民居、廟宇、殿堂等建筑的特點。鎮上酒肆茶樓,商店林立,繁華熱鬧。現仍保存明、清古鎮的格局和風貌,石板街道,兩旁多位清代建筑,風火山墻高聳,雕花門窗,古色古香。院落間有幽深的小巷。臨江碼頭,有石板階梯層層疊疊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濃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細,栩栩如生,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李莊古鎮歷史:“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
三千年前,李莊就是人聚居之地。據資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李莊為古僰人聚居地,據說是因長江中打魚為生的李姓弟兄聚居而得名,曾用“里樁”、“李家村”、“李莊壩”等名。從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起,在李莊設置南廣縣和六同郡。
隋朝中因避隋煬帝楊廣的名諱,改南廣縣為南溪縣。唐代中,戎州(今宜賓市)府治曾二次遷駐李莊。至北宋初年,南溪縣治才從李莊遷至今日南溪縣城所在地仙源壩。從明代開始李莊設鎮并成為長江上游的重要碼頭和物資集散地。從清代道光年間起一直是南溪縣的*一大鎮。
李莊古鎮民俗: “舞草龍為代表的*創性民俗”
舞龍在中華大地上廣泛流傳,歷史悠久,多姿多彩。李莊是個古風古韻濃郁的小鎮,這里的民俗活動也別有一番情趣,例如舞草龍、放龍燈、劃花船、表演“牛兒燈”、川劇清唱等等,都是年節里鄉親們喜愛的文娛活動,特別是“舞草龍”,舞得尤為熱烈紅火,成為李莊*具*創性的民俗活動。
如今的舞草龍早已被賦予了新意,成為表現李莊人喜慶歡悅氣氛的*佳形式。別小看這些不甚起眼的草扎之龍,它舞出了李莊人的氣質,李莊人的名聲。
李莊古鎮美食:“一花二黃三白”
“一花”指花生。李莊花生精選本地花生為原料,以鹽浸泡,外表呈白色;采用多種中藥配制的香料,使用傳統工藝,經過10余道工序加工而成,香、酥、脆、鹽味火功恰到好處,已遠銷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二黃”指李莊的黃辣丁(學名黃顙魚),為長江魚中佳品,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無比,個頭10厘米長短,為紅燒、火鍋的上等佳肴;若與竹蓀做湯,名“二黃湯”,為湯中*品。冷卻后,可切片油煎,別有一番風味,為宜賓名小吃之一。
“三白”指白肉、白酒和白砂糖精制的白糕。李莊白肉以生長8-10個月的豬為主,刀工實為李莊白肉的點睛之作,好的刀工手可將2斤豬肉片成長20公分、寬15公分,厚1-2毫米的肉片50余片,堪稱一絕。加上*制的調料,白肉已成為李莊的一張名片,素有“到李莊不吃白肉,等于沒到李莊”之說。
李莊古鎮交通:“以成都為出發地為例”
南門汽車站每天都有班車前往蜀南竹海、珙縣(僰人懸棺)、興文石海洞鄉的旅游中巴車等。北門汽車站和西門汽車站也有開往宜賓各地區的班車。
當然,宜賓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交通條件。103公里的內宜高速公路與成渝高速相連,內昆鐵路于2002年3月正式通車。宜賓空港已開通北京、上海、昆明、廣州、深圳等地的航班。
了解了四川宜賓李莊古鎮的主要概況,你還可以查看李莊古鎮住宿、宜賓到李莊古鎮怎么走等相關資訊,了解更多出游資訊。
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金牛分社提供九寨溝旅游.成都青年旅行社多年致力于成都周邊旅游,峨眉山旅游,稻城亞丁旅游,國內旅游等服務.四川青旅官網專業旅游租車,酒店預訂,定制旅游等.四川青年旅行社推出旅游小包團,定制旅行,四川自駕游等高端純玩旅游團為主,榮獲廣大游客好評率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