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在人類歷史上,科幻電影從來都是以“描繪未來現實”的身份出現,對未知世界在一定科技基礎上進行大膽想象,而歷史也證明,人類科學的不斷進步正是得益于這種想象的不斷驅使。
和很多科幻電影和小說一樣,《星際穿越》將故事發生的背景放在了地球即將毀滅時,人類必須利用星際航行找到新生,而在現實中,普通人太空航行的大門剛剛打開。
◆國外
花153萬買一張“太空船票”
今年6月淘寶旅行上線了三款太空游產品,預計明年3月31日起航。其運營商是荷蘭SXC,這家公司剛剛簽下了ULA(聯合發射聯盟)的運載火箭發動機訂單。
現在這三款產品仍是在售狀態,包括599999元的邊緣太空游,1385999元的優先宇航員,629999元的未來宇航員。其中售價*貴的優先宇航員,將乘坐山貓號飛行1個小時,全飛船只有飛行員和*一一位乘客,*大的賣點是5分鐘左右的太空體驗,可看到地球的曲線,大氣層外圍包裹著一層薄薄的藍色。飛行之前需要經過“戰斗機訓練”“模擬飛行訓練”和“失重飛行訓練”,而這些訓練項目需要另外付費。
除了SXC,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另一個公司SpaceX、維珍集團旗下的維珍銀河航空公司,都將普通人的太空旅行作為了未來方向。今年4月底,維珍銀河的“宇宙飛船二號”商業旅游飛船試飛成功。乘客花費25萬美元(近153萬人民幣)就可乘坐飛船到地球上空100公里處進行2.5小時的飛行,包括5分鐘的失重體驗。目前維珍已經預售出了640張票。而馬斯克甚至計劃讓游客可以到火星旅行。他想“殖民”這顆紅色行星,讓多達8萬人可以去那里。
◆國內
50萬坐氣球去太空邊緣
未來50年不可能實現星際移民,月面采礦應處于初級階段,采用廉價方案的太空發射企業是有市場的,不過以旅游觀光為目的的太空旅行肯定還是*chi品。能攀升30km以上,提供近似太空旅行體驗的高空氣球應該會普及,大伙兒花個幾萬塊就能看看黑暗太空和地球弧線。
目前比較成熟的太空游技術,是乘坐噴氣式戰斗機或者氦氣球升空。這可以被稱為“太空游前1.0時代”。乘坐米格25飛機進行太空觀光,飛行極限高度是37.5km,可見風景和現有的亞太空旅游類似,也可以體驗到短時間的失重,飛行全過程大約40分鐘,而這個太空旅游產品在1998年就已經推出,報價大約2萬美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正在規劃的“太空邊緣觀光項目”,采用高空氦氣球攜帶載人觀光艙的飛行方式,乘員將到達99.85%大氣(4萬米高度)以外的太空邊緣,在5小時的巡航飛行中,乘客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環形山,尋找“嫦娥”探測器和“阿波羅”登月的著陸點,還有機會觀賞到紅閃、日冕物質拋射等現象。售價大約是人均50萬元人民幣,報名費、培訓費、保險費都包含在內,不過暫未開放報名。
目前中國還沒有出現民間商用的太空旅行產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國家控股單位,長征火箭和神舟飛船都是航天科技的產品。科技實力是先決條件,這不是互聯網或者軟件行業,涉及到工業技術,拼的是硬件制造水平。民間申請試飛空域都比較困難,美國則有免費的航天發射基地,政策固然是一個方面,但不是全部原因。
◆未來
你可能將這樣開始星際旅行……
12017年:太空出租車
波音公司*新研制“宇航員太空運輸器(CST-100)”將成為美國新一代“太空出租車”,替代航天飛機運載宇航員抵達國際空間站或者其它目的地,預計將于2017年實現太空飛行,波音的商業航班則有望在5年內把付費游客送上太空。
22050年:太空電梯
日本建筑業巨頭大林組公司在今年9月表示,他們設計的“太空電梯”將在2050年之前竣工,用碳納米管建成太空電梯艙和纜繩,每個電梯間可乘載30人,在磁力線性發動機的推動下向上爬升7天,就能從地面直接到達在太空中新建的空間站。
32055年:月球基地
歐洲航天局(ESA)*近開展了一項實際研究——建一個月球基地。月球基地半埋于月球地下,外層是厚厚的巖石墻壁,可使人免遭放射線傷害和隕石碰撞,抵御月球上白天和黑夜間巨大的溫差。ESA計劃利用月球的土壤和巖石等原料,通過3D打印制成月球基地的外殼,遙控機器人建造基地。但限于成本,人類移民月球的夢想大概在未來40年內實現。
4未來:“曲速引擎飛行船”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布了一個飛行船設計圖,他們把這座飛行船命名為IXSEnterprise,號稱這是一種比光速還快的“曲速引擎飛行船”(WarpDriveship),透過縮小船頭的時空與放大船尾的時空來扭轉飛船前后的時空。若研發成功,未來需要數年的星際旅行,可能只需要花數周就可抵達目的地。
相關推薦:旅游裝備、旅游軟件
四川青年旅行社是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提供九寨溝旅游.成都青年旅行社多年致力于成都周邊旅游,峨眉山旅游,稻城亞丁旅游,國內旅游等服務.四川青旅官網專業旅游租車,酒店預訂,定制旅游等.四川青年旅行社推出旅游小包團,定制旅行,四川自駕游等高端純玩旅游團為主,榮獲廣大游客好評率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