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曾稱拾翠洲。在廣州城區西南,原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宋、元、明、清歷代為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爭后,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后淪為英、法租界。現為廣州重要商埠。
沙面是廣州著名的旅游區、風景區和休閑勝地,也是白天鵝賓館所在地。島上綠化較好,有古樹150多株,空氣清新,環境衛生甚佳,可以稱得上是廣州的世外桃源。建筑方面,多為19世紀末建造,并帶有西方風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筑。現在的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也同樣位于沙面島,這使得沙面島上有不少外籍人士在此辦公,且該領事館是美國在中國唯一可以辦理中國公民移民美國簽證的場所。建國后市政府成立了專門機構管理。該建筑群于1990年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建筑學會核定公布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筑單位。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