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著金發碧眼的“老外”,在這里流連躑躅,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現存的大理古城是在明朝初年陽苴咩城的基礎上恢復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作為天然屏障,城墻外層是磚砌的;城內由南到北橫貫著五條大街,自西向東縱穿了八條街巷,整個城市呈棋盤式布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一新。城內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墻壁,顯示著古城的古樸、別致、優雅。從蒼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獻樓、南城門樓、五華樓,北城門樓一字排開,巍峨雄壯,使古城透出一種誘人氣韻。街道兩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云南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的“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就聳立在三月街街場上。在古城西北1公里處,就是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大理三塔,與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遙遙相對,為古城增添了一層燦爛的色彩。
大理古城的城區道路仍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結構,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一新。城內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墻壁,顯示著大理的古樸、別致、優雅。
在大理古城或下關,可以買到用天然大理石制作的文房四寶、花盆、花瓶、燈具等大理石工藝品。 富有民族特色的白族蠟染、扎染是人見人愛的手工藝品, 在下關及古城隨處可見;大理州鄧川乳扇非常出名,各土雜店及農貿市場有售;下關沱茶,形如蘑菇帽,經久不變味,香氣獨特;大理雪梨,產于洱海東岸,肉質雪白嫩細;劍川木雕,原為劍川民間工匠制作的家具、門窗、屏風等,近年開發了一些工藝品小雕件,供游客攜帶。
大理雪梨主要出產在洱海東岸的海東鄉一帶,故傳統上稱為海東雪梨。熟透的雪梨皮薄、肉質雪白細嫩,汁多香甜,咀嚼不留渣滓,含有豐富的蘋果酸、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有生津止渴、潤肺消咳之功效。
古城的餐館以大理風味為主,也有不少清真餐館。人民路是餐飲比較集中的街道,夜晚的洋人街下段是燒烤夜市。
從下關乘4路、8路公交車,約40分鐘即可到達古城,車費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