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市中心,一環以內,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后毀于兵焚。傳說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
文殊院特色
文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積11600平方米。寺院的山門(又稱三門)對面有一道宏偉的大照壁,壁上鐫刻的“文殊院”三字為清康熙年間該院慈篤海月禪師所書,相傳這位禪師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道行高深。
院內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說法堂、藏經樓5座大殿遞相連接,與東西兩側的鐘樓、齋堂、廊房等建筑渾然一體,莊嚴肅穆,古樸寬敞,為典型的清代建筑。兩旁配以禪、觀、客、齋、戒和念佛堂、職事房,形成一個封閉的四合院。兩相對峙的三檐式鐘鼓樓,鐘樓里懸有4500多公斤的銅鑄大鐘一口。
觀音大士像為青銅鑄造,可稱雕塑精品。護法神韋馱像,為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七代方丈本圓用青銅翻砂鑄成,工藝精細,童顏神態,體現了“童子相貌,將軍威儀”。還有一尊列為“空林八觀之一”的緬甸玉佛,是院僧性鱗和尚于民國11年(1922年)歷盡艱辛,步行募化到緬甸請回的。
另外,院內還有大小300余尊佛像,無論是石刻、銅鐵鑄造,還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化藝術價值。
文殊院文化傳承
文殊院文物薈萃,寶物眾多。寺內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鋼鐵鑄造,有脫紗、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豐富。從年代而論,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間鐵鑄戒神,更有清代青銅鑄像,還有緬甸玉佛,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為我們研究古代雕塑、鑄造等工藝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寺內還珍藏明清以來書畫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賜文殊院的“空林”墨跡,以及康熙臨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海月》條幅。
此外,還有印度貝葉經、唐代玄奘法師頭骨、唐代日本鎏金經簡、千佛袈裟、發繡觀音、挑紗文殊和舌血含寶等佛教文物。
“中國四大名錦”之一蜀錦和“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蜀繡都是你的好選擇,花色品種繁多,質量上乘。瓷胎竹編會讓你大開眼界,由它編成的花瓶、咖啡具、花具、飯碗等準讓你愛不釋手。銀絲工藝品美侖美奐;青城絲毯精美絕侖,掛毯、地毯任你挑選。還有赫赫有名的全興大曲,當然別忘了還有烹調正宗川菜必不可少的主要佐料郫縣豆瓣。
成都的購物街集中在春熙路、總府路、騾馬市一帶,從大型百貨、超市到攤販以及旅游紀念品都有。 購買飾品和工藝品: 武候祠對面那條路是西藏自治區駐成都所在地,也是藏飾一條街,荷花池附近也有個飾品市場。在紅旗商場對面的工藝品商店可以買到許多蜀地特色鮮明的工藝品。
從文殊院出來,馬路對面就有好幾家小吃店。小小的地方卻有最地道的成都本地風味。推薦甜水面、黃涼粉、清湯抄手,還有地道的鹽煎肉、鴨子也是很過癮的!
1路、16路、55路、64路等公共汽車可以到達。或乘坐地鐵一號線至“文殊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