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文翁石室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所連續辦學兩千多年未有中斷、未曾遷址的學校,是我國第一所由地方政府開辦的學校,多年來為成都培養了數不清的人才,郭沫若、王光祈等人均出自石室,至今仍是我國名校之一。 如今已是一所國家級重點示范性高級中學,位于成都市文廟前街93號。
文翁石室歷史
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間,蜀郡太守文翁曾創建文翁石室,是中國的第一所地方官辦學校。“文翁石室”創立不久,即以學風卓犖,人才輩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124年,漢武帝下令全國效仿文翁興辦學校。二百多年后東漢安帝時的一場火災,石室連同成都城一起遭到了嚴重破壞。直到公元194年才由蜀守高氏予以修復。同年,發生了著名的“州奪郡學”事件,石室被辟為益州州學。公元994年后蜀開始在石室刊刻石經,北宋時繼續補刻,直到宣和年間才將十三經全部刻完。明末清初,張獻忠據蜀,石室俱成瓦礫。1661年當局在文翁石室舊址建立府學。有清三百載,四川學校實際以此為首。
康熙年間,四川按察使劉德芳在此建錦江書院,直至1902年四川總督岑春煊改之為成都師范學堂,癸卯學制施行后又改成都府中學堂。辛亥革命后改稱成都聯合中學。1940年2月,學校更名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學,1948年年被評為全國優良示范中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1952年9月,學校再更名為成都第四中學。文革中,石室中學第三次遭到毀滅性破壞,清代修建的所有建筑均不復存在。1983年4月恢復石室中學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