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王建墓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907─967年)前蜀國開國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墓,坐落于成都市中區繁華大街撫琴東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國務院公布)。王建墓是國家專題性博物館,園林環境優雅、鳥語花香。陵墓墓室、文物展覽每日對中外游人開放。
王建墓
墓封土高15米,直徑80米,周長225 米。氣勢勝過劉備的“惠陵”。墓內有14道雙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后三室,全長23.6 米。中室放置王建棺槨,棺床東、南、西三面刻有圖案,圖案中的十二力士雕像,他們抬扶著棺座,造型奇特,無一雷同。棺座東、南、西三面的24個舞伎浮雕以不同姿態,翩翩起舞,是少見的唐代藝術珍品。
在棺床東西雕刻著由10種打擊樂器組成的鼓樂隊;在西面雕刻著由10種吹奏樂器組成的管樂隊;南面雕刻的是兩個樂隊領隊人,彈弄著琵琶和柏板。整個石刻樂隊,場面壯觀,是研究唐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后室放置御床,正面有雙龍戲 珠浮雕,左右是獅獸浮雕。床上則是王建的坐像,神態肅穆。整個建筑氣魄雄偉,裝飾華麗精美。
王建墓墓室現已發掘開放,中室置棺槨,伴有12位英武雄壯的扶棺力士雕像,棺床側面刻有24幅樂伎像,手持各種民族的樂器,這些樂伎像是研究隋唐五代音樂史的珍貴文物,受到國內外專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