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海南有句話:“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五指山市周圍群山環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它以海南島上最高山峰五指山因而得名。海南島最大河流萬泉河就發源于五指山市境內。
五指山
指山地區冬暖夏涼,不受寒潮侵襲,也不受臺風影響。由于獨特的氣候條件,使五指山生物種類繁多,植被分布為熱帶自然景觀。土地組成以中酸性噴巖為主,加上歷年植被的枯枝落葉腐爛,土地較肥沃,適于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生長。
五指山地區生態系統保持完好,空氣自凈能力強,空氣純凈無粉塵,是避暑避寒、觀光、療養、康復、度假的勝地。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有“天然別墅”和“翡翠城”之稱。
五指山旅游
山城景色和民族風情是五指山最主要的旅游內容,有“一山、一林、一情、一城、一路”之說。 一山就是五指山,一林就是中部的熱帶雨林,一情就是中部的黎苗少數民族風情,一城就是通什的城市旅游,一路就是通貫海南島中部的公路。山、林、情、城、路緊密相連,融為一體,是典型的“綠色生態”旅游城市。
五指山市,猶如鑲嵌在五指山區綠濤上的一塊翡翠,街道兩旁菠蘿蜜、椰子樹和鳳凰樹紅綠相映,美麗的南圣河像條銀白色的飄帶繞著山城而過。此地冬暖夏涼,清晨涼風習習,霧鎖山城;午間云開霧散,陽光普照;午后烏云聚合,大雨傾盆,往往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奇異景觀,飄帶似的彩虹點綴天空。五指山還是黎苗傳統文化歌舞及工藝品創作和表演的主要基地,民族風情原始、古樸、濃郁,別具特色的賓館、黎村苗寨而吸引了大量游人,是海南省每年“三月三”黎苗民族傳統節日慶典的主要場所。
五指山風土人情
黎族紋身習俗
紋身,黎語叫“打登”,亦叫“模歐”。海南漢語叫“繡面”或“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種傳統習俗。
跳竹竿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過年過節 ,黎族同胞便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
珍珠
海南有許多珍珠養殖海水珠,專門出售珍珠的店鋪也很多,所以要注意辨別真假。最好是去一些大的珠寶商行里購買,如果在個體鋪面購買的話,要注意鑒別,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兩顆珍珠互相摩擦,有澀的感覺就是真的,有光滑感覺的則是假的。還要注意的是,只有海水珠才是海南特產。
黎錦
黎錦古稱“吉貝”布,是黎族人采用木棉花蒴果內的棉手織出的一種特色花布,遠在春秋時期就負盛名,也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
椰雕
用椰子殼雕刻而成,有可愛的椰雕娃娃、精致的鑰匙扣、裝茶葉用的,憨憨的椰雕豬,還有掛在墻上的椰雕畫、其它形態的椰雕工藝品等。
珊瑚盆景
珊瑚盆景是海中奇葩,產于熱帶海洋,人稱"海石花"。其實,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礦物,而是無數珊瑚蟲的遺骸集結而成的化石,在海中天然長成,奇形怪狀、美妙絕倫。
五指山市的居民一日三餐喜吃米飯或雜糧,喜食野味、野菜,其中以口感極佳的黎家炸鹿肉、吃法奇特的黎家靈芝山蟹為代表。紅螞蟻卵、蜂仔、木蛆等這些在常人看來無法食用的東西,在五指山的黎族居民手中卻變成了美味佳肴。
五指山物產豐富,各種野味野菜應有盡有,如淡水石鯪魚、五指山福壽魚、鰻鱺、五指山螞蟻雞、五腳豬、鹿肉、革命菜、雷公孫等,用它們制成的一道道可口菜品,味道非凡。
海南島現有公路,鐵路,機場、水運等交通方式。
航空
海口、三亞的機場有飛往澳門、梧州、香港、海南一線的航班;也有飛往內地四川成都、云南、北京、重慶等地區的航班。
鐵路
2004年12月5日,粵海鐵路客運開通,中國鐵路史上首對跨海旅客列車(海口—廣州)K408/407次正式開行。當前的粵海鐵路即為西環鐵路,西環鐵路已經開通三亞—北京西,海口—上海南,海口—長沙,海口—西安,海口—成都東這5趟出海旅客列車。
港口碼頭
海口市擁有秀英港、海口南港、新港三個客貨運輸港口碼頭,擔負著海南全島800萬人口所需生產、生活資料的80%的調入任務。
五指山通用民航機場正在規劃中,機場通航后將建成五指山至國內各主要旅游景點和城市的航空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