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廣元古稱利州。位于四川省北部,川陜甘三省交匯處,為四川的北大門出川的咽喉重地。素有“ 女皇故里”、“蜀北重鎮”、“ 川北門戶”和“ 巴蜀金三角”之稱也是四川省旅游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
廣元地處四川盆周北部山區、嘉陵江上游、川陜甘三省結合部是三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走廊,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外開放城市、全國首批農科教結合示范區,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和四川省山水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城市。第二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市。
廣元市的金名片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十大資源城市、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杰出綠色生態城市等。
廣元自然資源
廣元市處于四川北部邊緣,山地向盆地過渡地帶,摩天嶺、米倉山東西向橫亙市北,分別為川甘、川陜界山;龍門山北東一南西向斜插市西;市南則由劍門山、大欄山等川北弧形山脈覆蓋。境內山脈眾多,天曌山、云臺山、牛頭山、鼓城山、金子山、五子山等。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
廣元文化旅游資源
古蜀道文化
劍門古蜀道始鑿于春秋戰國前,為古代交流中原的主要通道,是金牛道上歷史文化最厚重、自然風光最優美而又最艱險的地段。
常言:“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所詠嘆的蜀道,“三百里程十萬樹”的世界人文奇觀翠云廊,史稱一夫擋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雄關。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寺廟皇澤寺,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佛傳壁畫覺苑寺,相傳為五丁開山之處、集六道于一峽、被譽為中國歷代交通博物館的明月峽,被稱為歷代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千佛崖,歷史上相傳為道教發源地之一的鶴鳴山,反映川陜蘇區革命史實的廣元紅軍文化園、紅軍攻克劍門關遺址,反映盛唐石刻藝術的觀音巖,保存完整的古建區劍閣古城、昭化古城等都在這條古道上,可見該條古道集中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三國文化、紅軍文化、女皇故里文化、古代交通文化、石刻藝術文化等川北特色文化精華。
陰平古道:為古代四川出入西北的主要通道,三國時諸葛亮曾派兵把守,后鄧艾率軍自陰平道經摩天嶺“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從而滅蜀。道上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和國家級森林公園,大熊貓保護區唐家河就在這條道上。
米蒼道:為四川出入陜西又一古道,三國蜀漢相爭古戰場之一。三國蜀漢張飛、魏延曾在此與魏軍多次大戰,魏大將張郃在此戰死。米蒼道歷史文化遺蹤眾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鼓城山亦在此道上。
石窟藝術文化
廣元有四川開鑿歷史最早、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對研究四川石窟造像傳播線路、探索四川地區石窟藝術源流演變的石窟群,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旅游價值的有:開鑿時間起至北魏,沿續400多年的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皇澤寺摩崖造像。開鑿時間起至北魏,沿續至清,造像萬余尊,現存7000余尊,被稱為歷代石窟藝術博物館的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崖摩崖造像。
廣元旅游景點
皇澤寺、翠云廊、昭化古城、蒼溪紅軍渡、劍門關、明月峽、鼓城山·七里峽、曾家山、天曌山國家森林公園、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平樂古城、青川縣城、青溪古城、千佛崖摩崖造像、鶴鳴山、天曌山國家森林公園、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覺苑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龍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元有豐富的旅游產品,著名的有白花石刻、劍門手杖、根雕、麻柳刺繡、真絲掛毯、絲麻地毯、絲綢繡品、劍門毛巾、“女皇故里”橄欖油系列產品等旅游商品,有黑木耳、蕨根、黃花、香菇、竹蓀、沙參、天麻、林仲等山珍藥材,有蒼溪雪梨、蒼溪獼猴桃、蒼溪紅心果、朝天山核桃、廣元柑柚等水果。
劍門豆腐:“劍門豆腐”,指的是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劍門關生產的別具一格的豆腐。
女皇蒸涼面:女皇蒸涼面又叫“夫妻米涼面”。
劍門火腿:劍門火腿為劍閣縣地方名產,它選料考究,工藝獨特,成色以色、香、味、形著稱于世。
廣元處于成都、西安、重慶、蘭州四大西部城市腹心地帶交通十分便利。
鐵路
寶成鐵路、廣巴達鐵路、蘭渝鐵路、西成客專。廣元至宜賓高速鐵路。綿陽至萬源鐵路。廣元至九寨溝鐵路。廣元至萬州城際鐵路。
高速
S16萬廣高速(廣元—巴中—達州—萬州區)
G5京昆高速(成都——綿陽——廣元)(廣元—漢中—西安)
G75蘭海高速(廣元——南充—重慶)(廣元—隴南—蘭州)
廣九高速(廣元—平武—九寨溝)。
機場
廣元盤龍機場(2000年竣工,2004年停航,2009年復航,4D級)現開的航線有:北京、杭州、廣州昆明、重慶、等,即將開通的航線有成都、西安、溫州、深圳、拉薩、哈爾濱、 濟南、上海、重慶、九寨溝、寧波、廈門、烏魯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