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自貢仙市古鎮(zhèn)“因鹽設鎮(zhèn)”,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鎮(zhèn),是釜溪河當年鹽運重要碼頭之一,俗有“中國鹽運第一鎮(zhèn)”之稱。昔日,自貢井鹽經(jīng)此入沱江、進長江、溯赤水,上蓉城、入川西、去川北、進川東、出三峽,古鎮(zhèn)成為井鹽出川的第一個重要驛站和水碼頭;如今,鎮(zhèn)區(qū)內(nèi)打鐵、彈棉花、紡線、捕魚等各類傳統(tǒng)精湛手工技藝和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龍燈、花轎迎親、鐘馗廟會、街頭茶館、川劇玩友、長竿旱煙等民俗民風傳承完整,別具風情。古鎮(zhèn)以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神奇的歷史文化遺存讓人流連忘返。
仙市古鎮(zhèn)
仙市原名仙灘,始建于1400前的隋代,民國元年改稱“仙市”。
仙市鎮(zhèn)依偎在釜溪河畔,這千年古鎮(zhèn)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風風雨雨仍然風韻猶存。曾是自貢井鹽出川的必經(jīng)之地,被譽為古鹽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五棧、五廟、一祠、三碼頭、一鯉、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興盛而聞名遐邇。因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并相繼確定為省級小城鎮(zhèn)試點鎮(zhèn)。二00七年五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
這里蘊藏著豐富的古代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連古鎮(zhèn)之名都來源于美麗的傳說:“玉帝之女被人間美景陶醉,下凡側臥在釜溪河岸邊逍遙酣睡而名——仙灘。”因此,古代建筑藝術和佛教文化的韻味充滿了這個古鎮(zhèn),明末清初的古建筑群:南華宮(建于公元1692年)、天上宮(建于1850年)紅墻黛瓦、眾鰲高翹、雕梁畫棟、木雕飛禽走獸、花草蟲魚,造型各異、栩栩如生。這里的佛教文化也很興盛,佛像雕塑林立,長年香火繚繞,古剎鐘聲回蕩古鎮(zhèn),還有那“仙女峪”,曾有“瑤池”之稱,內(nèi)有摩崖石刻,石窟觀音、月亮井等名勝古跡。仙市鎮(zhèn)真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仙市古鎮(zhèn)建筑群
仙市古鎮(zhèn)有:四街、五棧、五廟、一祠、三碼頭、一鯉三牌坊、九碑十土地。
四街:正街、半邊街、新街子、新河街(四條街至今保持原樣)。
五廟:南華宮、天上宮、川主廟、湖廣廟、江西廟。
一祠:新河街的陳家祠堂(完好無損)。
三碼頭:運鹽碼頭(仙市鹽船碼頭,早已是痕跡難尋。火車代替了鹽船,運鹽的方式完全改變了。)
一鯉(里)三牌坊:一里之內(nèi)有三個不同建筑特色的牌坊(一木兩石)
九碑、十土地:紗帽石、教化巖、大馀洞、小馀洞、月亮井、丁家沱、印把山、印盒山、營門口、羅家洞、皇帝墳、萬年墳、黃桷巖等(資料不齊全,也無法證實,這里的古跡文革期間被毀于一旦)。
仙市古鎮(zhèn)文化
以川南穿斗式民居商貿(mào)建筑為主,建筑保留著原有風貌,寺廟祠堂眾多。酌配宮、廟、堂、祠于其間,融“山、水、人、業(yè)、思(信仰)”于一鎮(zhèn),尤其是保存完好的“四街、五柵、五廟、一祠、三碼頭”成為我國古鎮(zhèn)建筑風格和設計思想完美統(tǒng)一的代表作,被譽為“川南場鎮(zhèn)風情的標本”、解讀川南場鎮(zhèn)風情民俗的“活標本”。
自貢具有一批獨具特色的工藝品和土特產(chǎn)品。竹絲扇是種特種工藝產(chǎn)品,在清代末年由龔氏父子研制而成,因而俗名“龔扇”。竹絲扇是竹編中的精品,刮削的竹絲,薄如蟬翼,編織出的山水、人物、翎毛栩栩如生。其工藝美術價值名列一流,已成為“國寶”。與剪紙、扎染三項工藝美術產(chǎn)品,被贊譽為“鹽都小三絕”;中國美術的魂寶,自貢剪紙,刀法細膩,構思奇巧,畫面內(nèi)容雋永清新;自貢扎染,拔染織揚,工藝精細、圖案古樸,有著濃郁的民族民間特色。
鹽幫菜的代表性菜品:火邊子牛肉、水煮牛肉、菊花牛肉、趙化粉蒸魚、芙蓉烏魚片、王井烏魚仔、冬筍碎肉、酥鍋魁油茶、巴人治灶串串香等等。
昔時鹽幫菜,于川菜系獨樹一幟,在小河幫堪稱翹楚。倍受顯貴稱奇、賢達稱道;食者傾心、聞者傾慕。由鹽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歷久彌新,口碑相傳,業(yè)已成為在餐飲界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著名品牌。
自貢公路交通比較方便,與成都、重慶、宜賓等周圍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相連。
從自貢出發(fā)可以到達成都、重慶、綿陽.南充、瀘州、宜賓、德陽、廣安、達州、武漢、南京、蘇州、溫州、杭州、寧波、嘉興、臺州、福州、廈門、廣州、深圳等省內(nèi)外大中城市。
自貢鐵路——內(nèi)昆鐵路,設自貢站、自貢南站、俞沖站、大山鋪站,自貢火車站位于自流井區(qū) ,從自貢乘坐火車可以抵達成都、廣州、貴陽、昆明、宜賓、重慶、昭通、內(nèi)江等城市。
乘車到自貢火車站,有道仙市古鎮(zhèn)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