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閬中清代考棚是川北貢院的俗稱,也稱閬中貢院、四川貢院,位于閬中古城學道街中部北側,是清初朝廷掄才大典的重地。貢院又稱作“考棚”,是科舉時代仕子應試的考場,即開科取士的地方,古代的考場之所以叫“貢院”,就是通過考試選拔人才貢獻給皇帝或國家的意思。在古代,凡是獻給皇帝的物品叫貢品,唯獨“貢院”是貢獻人才的。 川北道貢院是目前全國能夠看到全貌的唯一的中國古代鄉試貢院,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處高等級科舉考場。
川北道貢院
現在所能看到的閬中清代考棚為穿斗木結構的長方形四合院,院中十字形甬道連通南北東西,整個考棚臨學道街一面是一長排平房,平房中間為考生進入考棚的入口,這里俗稱作龍門。
從龍門進去,左邊是門禁(以前這里叫議察廳)右邊是傳達室,和它們緊連著的是考舍。
考舍不大每間約十來個平方,鄉試時,這十來個平方的空間要被分成六格,每格坐一人,僅正南面出入和采光通風,其它三面均被隔斷,這樣一來前排與后排之間間隔不足一米,看起來就像是一排排鳥籠式的建筑,過去把這稱巷號。
從龍門一直往前走是十字形廊道,廊道兩邊設置有長*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點。廊道末端是樓亭殿堂中的致公堂??荚嚻陂g主考就坐在這里巡視。致公堂左右分別為監臨、監試、巡察、同考、執調、執事等考務用房。因此考棚用作考舍的實際用房只有東、南、西、三面 的平房。
川北道貢院旅游景點
龍門
跨進大門,迎面是龍門,有鯉魚跳龍門之意。龍門后面,是至公堂。至公,最公正。
考場
貢院前院是考場,四周都是號房??荚嚂r按天、地、玄、黃……編號,每間號房有進出小門一道。
參觀貢院的游客,還可以喬裝參與科舉考試,成績優秀者可以披紅戴花,作弊者則會被羈押甚至判刑。
考生進場之前,先進行“摸圖測運”,類似今日的“盲人摸福”之類,以保佑接下來的考試能順利完成。
彌封所
彌封所,北宋始行試卷糊名。清沿明制,貢院外聯設彌封所,負責把所有試卷上寫有考生姓名、履歷的前頁折疊起來封好,糊名,連同所備謄錄用卷編上相同紅號,彌縫處加蓋印信。待錄取后,再對照紅號折看姓名。
會經堂
會經堂正中有孔子塑像。會經堂本是考官閱卷的地方。
貢院春秋
參觀貢院春秋,可以了解貢院的發展歷史,而看完一系列有關科舉制度的展館,則可以全面地了解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中國古代科舉,是通過國家考試,平等、公開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它萌芽于漢,創生于隋,發展于唐,完善于宋,中衰于元,鼎盛于明清,堅持了一千三百年,對中國和世界影響巨大而深遠。有西方學者曾說:“古代中國選拔文武官吏的這種……無可比擬的制度,被東亞鄰邦所仿效,也被西方社會借鑒采用,形成西方的文官考選制”,西方學者甚至譽科舉制度是中國“第五大發明”。至今,從聯合國到大多數國家,官員仍須由考試來選;而在中國,考試還是選拔人才的有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