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重慶別稱山城、渝都、霧都、橋都,是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及航運、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重慶市
重慶市是中央直轄市,簡稱渝或巴,別稱山城、渝都、霧都、橋都等,典型組團式城市,是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全國綜合交通樞紐,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及航運、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中心,是國家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在香港發布《第十屆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重慶首次躋身全國前十強。重慶尤其在城市成長競爭力排名中,首次超過北京、上海等城市,僅次于天津,位居全國第二。
2012年根據央視的調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幸福之城)重慶位列第十。休閑時間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休閑之城)重慶位列第七。[2]中國大陸旅游業最發達城市。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代表:渝菜、龍門陣、重慶方言(渝語)、川劇、袍哥文化、碼頭文化、川江號子、蜀繡等。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重慶)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間,大自然的熏陶、險惡的環境,煉就一種頑強、堅韌和驃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戰而稱。大山大川鑄就了重慶男兒熱情似火而又堅韌豪邁,女兒柔情似水而又英氣勃勃。(完整的巴文化區還包括四川省的廣元,南充,巴中,達州和廣安五市,大體以嘉陵江為界。陜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為巴文化區輻射區域)。
川劇是巴文化、蜀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是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藝術,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由于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臺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后改稱“川劇”。
重慶至巫山這段千里川江上,因此,在滾滾川江上,產生了許多歌詠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謠——川江號子。自古以來巴渝人民又喜歡"擺龍門陣"(聊天、講故事之意),民間口頭文學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直至今日喜歡"擺龍門陣"依然是重慶民間文學的一大特色。
重慶旅游
重慶具有三千年悠久歷史的旅游資源,既擁有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又擁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峽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爐的濃郁文化景觀。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點300余處,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1個(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1個(武隆喀斯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個,國家森林公園24個,國家地質公園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個。
重慶旅游景點
朝天門
朝天門位于重慶城東北的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兩江,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今天的朝天門客運碼頭之上,有宏偉的朝天門廣場,是俯看兩江匯流,縱覽沿江風光的絕佳去處。十分壯觀。右側長江匯合嘉陵江水后,聲勢益發浩蕩,穿三峽,通江漢,一瀉千里。
重慶人民大禮堂
位于人民路學田灣,是鄧小平、劉伯承主政西南的時候修建。由張家德先生設計。整個建筑布局合諧,雄偉壯觀,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是重慶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山城夜景
山城夜景是重慶的一張城市名片。每當夜色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山城夜景得益于兩江環抱,雙橋相鄰,江中百舸爭流,流光溢彩。橋面千紅萬紫,宛如游龍,動靜有別,有似不夜之天。重慶市區三面臨江,一面靠山,倚山筑城,建筑層疊聳起,道路盤旋而上,由此形成綺麗夜景。“不覽夜景,未到重慶”,重慶,以輝煌的夜景聞名。
紅巖村
紅巖村是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的指揮中心。當時周恩來等領導同志或以中共代表、或以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身份進行活動,與國民黨當局談判,進行統一戰線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后,毛澤東親赴重慶,蒞臨紅巖四十日。重慶談判、上黨戰役,毛澤東坐鎮紅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紅巖的歷史增添了最為光輝的一頁。1958年,以此樓為主體的紅巖革命紀念館建立并對外開放。1963年3月,國務院公布此樓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三峽博物館
三峽博物館是保護、研究、展示重慶和三峽地區歷史文化遺產與人類環境物證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機構,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如果說重慶人民大禮堂是20世紀50年代重慶的標志性建筑,那么,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是21世紀初重慶的標志性建筑,一顆鑲嵌在山水園林的山城重慶心臟的璀璨明珠。
重慶自然旅游景點
武隆仙女山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重慶十佳旅游景點,特色旅游勝地,地屬武陵山脈,位于重慶市武隆縣境烏江北岸。仙女山總面積8910公頃,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峰2033米。
茶山竹海
茶山竹海位于永川區城北2公里處,擁有2萬畝大型連片茶園和5萬畝巴渝第一大竹海。茶山竹海主要景點有桂山茶園、青龍茶園等三大片茶園和金盆竹海、竹海迷宮等六大片竹海,另外還有朱德樓、田壩子古墓、天子殿、薄刀嶺等景點。
北溫泉公園
北溫泉公園位于北碚區,北瀕嘉陵江,南倚縉云山。其前身為溫泉寺,初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3年)公園依自然地形而建,樓臺亭閣錯落有致,翠竹森森,林木蔥蘢,風景如畫。園內景物以四大殿為中心。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游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自然風光中最有價值的一段:瞿塘峽、巫峽十二峰、小三峽、三峽紅葉,就在重慶境內。確實像陳運和《長江三峽》一詩所寫:“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峽谷家庭吸引住億萬世人的連聲驚嘆”。
重慶人文景觀
合川釣魚城、大足石刻、涪陵白鶴梁、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奉節白帝城、龍河懸棺群(石柱)、小三峽懸棺群(巫山)、江津蓮花石、酉陽永和寺、聶榮臻故居、劉伯承故居、趙世炎故居、鄧雪芹故居、馮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園、甘寧墳、嚴顏墓、紅三軍司令部舊址、陳獨秀舊居、愚王祠、楊尚昆故居、劉子如故居等。
重慶千年古鎮
磁器口古鎮、長壽古鎮、中山古鎮、淶灘古鎮、龔灘古鎮、龍潭古鎮等。
重慶特產:磁器口陳麻花、重慶火鍋底料、羊角豆干、城口臘肉、怪味胡豆、怪味花生、老四川牛肉干、江津米花糖、合川桃片、泡鳳爪、白市驛板鴨等。
重慶飲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種材料創作新菜見長。重慶亦是火鍋的發源地之一,并對火鍋這種飲食文化影響較大的。2007年3月,重慶市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火鍋之都”稱號。
重慶菜(渝菜)主要特點在于味型多樣。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無不厚實醇濃,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
重慶主城區內公共交通形勢豐富多樣,包含公共汽車、輕軌、地鐵、過江索道、纜車、自動扶梯(亞洲最大)、升降式電梯以及過江輪渡等,其中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軌道交通和公交汽車。另外,由于地形影響,在重慶馬路上幾乎看不到自行車和電動車。
重慶大交通
重慶地處我國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結合部,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運輸等運輸方式發展很快。重慶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鐵路
重慶目前擁有成渝鐵路、渝黔鐵路、襄渝鐵路、渝懷鐵路、遂渝鐵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高速鐵路)、宜萬鐵路六條電氣化鐵路干線。
公路
經過重慶的國道有210國道、319國道、212國道、318國道、326國道和城萬快速通道。
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重慶機場高速公路、長萬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南高速、渝瀘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遂渝高速公路、渝鄰高速公路、渝武高速公路、綦萬高速公路、萬開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重慶繞城高速公路、江合高速公路、渝萬高速公路、萬宜高速公路、鄰墊高速公路、忠墊高速公路及重慶內環快速路。
水運
重慶擁有得天獨厚的黃金水道——長江。三峽工程竣工后,萬噸級輪船可以直達重慶港。重慶寸灘國際集裝箱港是目前國內內陸航運最大港口。同時重慶萬州港和涪陵港在重慶水運體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較小輪船沿嘉陵江北上,可至合川、潼南、南充、廣安等城市;經長江從涪陵入烏江,向南能通航到重慶武隆、重慶彭水,直至貴州境內。
航空
重慶全市現有三座民用機場,分別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萬州五橋機場、重慶黔江舟白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