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詩詩
廬山給我的印象并不陌生,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再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是盛開”,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總能勾起我對廬山的向往。遂決定在大學的第二個暑假,來一次相對深度的游覽。
注:本次行程文字偏多,圖片只作為配圖出現了一些,更多的圖片正在整理中。
行程安排:
D1,7月30日,21:38徐州乘K611次列車赴九江,宿火車上。
D2,7月31日,7:08正點到達九江,游覽西琳寺、東林寺、東林大峽谷,宿廬山大自然青年旅舍。
D3,8月1日,游覽如琴湖、花徑、綿繡谷、大天池、圓佛殿、龍首崖、懸索橋、石門澗、黃龍潭、三寶樹、蘆林橋、毛澤東詩詞苑、博物館、會址等,宿廬山大自然青年旅舍。
D4,8月2日,游覽含鄱口、犁頭尖、植物園、博物館、毛澤東詩詞苑、別墅區、美廬、抗戰紀念碑、望江亭、諾那塔院、小天池等,宿廬山大自然青年旅舍。
D5,8月3日,游覽五老峰、三疊泉,海會客運站乘車赴星子縣,游覽鄱陽湖、周瑜點將臺、愛蓮池等,宿星子縣秀峰旅館。
D6,8月4日,游覽秀峰望廬山瀑布、觀音橋,宿星子縣秀峰旅館。
D7,8月5日,游覽白鹿洞書院、九江甘棠湖,16:40乘K612次列車返徐州,宿火車上。
D8,8月6日,5:24正點到達徐州。
本篇游記,我主要寫的是個人印象最深的一些地方和沿途的感受。
廬山是個多元的名山,綜合了各個景點的精華:雖然不如黃山有那雄偉的氣勢,卻比黃山多了一分神秘;雖然不如九寨溝的華麗,卻也顯得清秀;別墅區的歷史痕跡雖然不如鼓浪嶼來得沉重,卻更貼近現實;蘆林湖神似西湖,又有點像九寨溝中的海子。。。廬山人的確是有理由為這大自然賦予他們的這一切而自豪的。
名人別墅區的別墅
游覽路線,網上各種各樣的太多了,在此也不詳細例明了,另外也是因為,我們兩人屬于超級慢驢,一步五歇,就連原定的景點都未能完成,故無法給各位有價值的攻略。主要就說下個人認為有必要重點了解的幾個細節吧。
三疊泉:
這個號稱廬山的第一景點,說實話我覺得是有點名不副實。也許是去的時候天氣的關系,水比較小,又或許是我對這個著名景點期望值太高,總之相比爬這一千多個臺階(還是單程的)才能看到這個景色,我覺得多少有點小怨,呵呵(個人見解,大蝦們莫怪)
我先來大致說明一下三疊泉的地理位置,讓TXS先有個心理準備:牯嶺鎮海拔是1116米(就是我們坐車、住宿的地方)而要能看得到下圖這個景色,必須是要到下到泉底,即龍潭的位置。我網上查了下,龍潭的海拔是605.84米。親們,這就意味著,直線落差有500多米,這些距離都是需要我們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去爬的。所以,才有了那可怕的一千多個臺階。
所以,除非你是體力超強人士,或者是不在乎花八百元單程的價格坐轎子,否則去三疊泉我建議用以下兩個方案:
1. 第一天就去(雙程來回)。如果選擇雙程,就意味著這一千多個臺階是要翻倍的。這些個臺階真不是蓋的,而且一路上幾乎沒有可看的景色,除了臺階還是臺階。下去的時候因為有著能看到泉水的期盼,而且下臺階用的體力畢竟少些,至少還算輕松,但當到了龍潭觀景臺,這種期盼化為習慣,抬頭看看回程還需要重復的臺階,莫名的恐懼會不自覺的涌上來。所以,如果你不是直接從東門上山或下山,還是在體力最好的時候去三疊泉吧。
2. 單程(直上或直下)三疊泉還好有兩個入口,除了上面說的鎮上直接進入的入口外,還有就是東大門,也就是山腳下(即直接出山了)這個是我選擇的方案:最后一天最后一個景點,從三疊泉下來之后,直接東門下山。(當然,你也可以第一天從東門直接上山)雖然我倆帶的行李多到賺足了回頭率,下臺階很是痛苦,加上之前兩天對兩條腿的折磨,下臺階都要摸著扶手用爬的,但我還是很慶幸自己選擇了這個方案。逃掉了那一千多個需要重復的臺階,重要的是,逃掉的還是上去的臺階,個人認為節省了我至少三分之二的體力。
泉底至東大門:關于路程,特別注明一下,從三疊泉的觀景臺(龍潭),一個小時能到驗票口(還不是東大門)。(這一個小時里我們還休息了至少三四次,一路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驗票口五六分鐘就能到停車場了,這個停車場停的都是觀光電瓶車,據說十五塊一個人可以帶到海什么鎮的,我們是要直接到火車站的,所以也就沒有坐。沿著車道走上七八分鐘就能看到東大門了。
東大門:還沒出東大門,就有人來搭訕問要不要車。我就多嘴問了一句,到哪里的?什么車型。回答是面包車,我說要直接到火車站,對方說兩人加過路費四十,再次確認之下,說是不直接到火車站,得轉公交。那我說我直接坐出租了,他就把我們領到一輛出租前,談了價,包車八十。關鍵情況來了:只見出租車司機付了二十塊錢給介紹人。。。上了車后司機明確告知,這些都是廬山當地人,勢力強大,搭理了他,就算他介紹的了,必須給中介費。如果當時我們不搭理他,直接找出租車的話,就是六十了。就我這一多嘴,多花了二十。據說今天還算便宜的,昨天人多,中介坐地起價,至少是四十的。所以告戒TXS,如果想好要打車的,就千萬別理任何人,一句話也別說,直接和出租車司機談價格。六十塊里面還包括了一個收費站的費用,直接送到火車站口,總耗時25-30分鐘,性價比還算不錯的了。
入口至索道:從三疊泉的入口到索道這段風景獨好,如果不是體力非常不支的話,走走是挺有必要的,(索道并不能避免不了那可怕的臺階,反倒會使你錯過最美麗的景色)而且路比較平坦,沿途有多個可以玩玩的溪水。而且大多旅行團隊都會選擇走索道,所以這段路上人非常少,都是三三兩兩的散客,漫步其中,甚為愜意。(去掉停留的時間,路程為半小時左右)
轎子:三疊泉是所有景點里,轎夫生意最好的一個地方。就在這一千多個臺階路段里,單程就見到不下三四十人坐轎子的人。單程的費用是八百大洋,竟然還有這么多人坐,可見這段臺階是何等的折磨人了。據說這些轎夫以前生意都靠打搶的,打搶功好的,一天能接幾十趟,老實的一天白板。之后有政府干預,現在情況就好多了:整段路分成了九節,每節都包干給一個轎隊,到了下一節,換另兩個轎夫。所以雖然坐轎子的人要花八百元,但要分攤給九節,每節兩名轎夫一共十八人,再扣去交給政府的稅收,估計人均收入也有二三十塊吧,也真是不多呢。
逃票:逃票進山攻略流傳最廣的就屬三疊泉入口了,我們沒有用這方法,所以也沒有發言權。門口有眾多幫助游客逃票的導游,據說這些導游都是那些轎夫的老婆,老公賣體力,老婆賣腦子,很和諧哈!不過聽說今年五一政府為防止逃票,采取了新方案:一夜之間突然換了新的返山標志,以致于N多逃票進來的人都被堵在門口,重新買票不算,還要罰款。
門票:要特別告知各位,三疊泉的門票從2010年3月20日已經漲至64元了。返山標志一元,直接下山的話,不需要購買,不過想留作記念,或者想賣給逃票的話,可以買著。
這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連日無雨的關系,三疊泉水比較小,沒有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比起這一路臺階的艱辛,覺得有點得不償失。不知道多雨季節里是不是會另有一番體會。
石門澗:
石門澗是我們的第一站,原計劃是傳統路線:從花徑開始。但觀光車開到花徑站,看到哪兒哪兒都是黑壓壓的一片之后,趕緊改變策略,倒過來走。事實證明,我又對了,哈哈!
石門澗也是一個山谷式的泉線,雖然比起三疊泉,石門澗并不那么出名,但我倒覺得這里比三疊泉的性價比高一些。一是并不像三疊泉有那么痛苦的臺階,二是下臺階的一路上都有景可看,不那么枯燥。到了澗底,就別再往下走了,記得原路返回上來,否則,就會像三疊泉那樣,走出山門了。唯一不同的是,這里的山門是西大門。
纜車(星龍索道):本來的方案是從谷底上來后走吊索橋上龍首崖的,但買票的時候被告知吊索橋正在維修,不能過,所以還是買了來回的纜車票。(單程30元,來回50元)不知道這個橋會修多久,希望近期去的網友們可以及時改變路線。其實原路返回坐觀光車去龍首崖也挺好啊,至少能節省不少體力。之后從龍首崖上看吊索橋,看起來路上蠻艱辛的說。
在纜車售票處,有一家飯館,午飯是在里面解決的,這是整個旅程中唯一一次被斬的經歷:兩個菜一個湯,花了116元大洋,兩個人的米飯竟然給了一大盆,一人收四元,真TMD黑啊。店名記不太得了,MS叫大壩飯店,反正那邊就這么一家進食的地方,唉!唯一欣慰的是窗口望出去的風景還OK.
門票:50元,含一枚返山標志。有返山標志就說明有出口,可以單程上,也可以單程下,當然也可以逃票,呵呵
大天池:
石門澗前一站就是大天池,一路上有挺多景點,個人還是蠻喜歡這地方的,圓佛殿是個很小的廟堂,圓圓的外形很可愛。文殊臺門口有一大片空地,有綠地,有休閑椅,有品茶的茶室,在這里突然出現這樣悠閑的地方覺得很心曠神怡。
往里走一點就是猴谷了,門口栓著一大一小倆猴,可以買長生果給它們喂食。猴谷里面沒敢進去,MS也沒人進去啊,也不知道為啥。據說猴大王們都住在里面。
龍首崖:
猴谷對面一個入口就是龍首崖了。進了才知道剛才那兩猴太小兒科了,這里才叫猴谷吧,猴兒們哪兒哪兒都有,有在樹上跳來跳去練功夫的,有兩個抱頭一團搶食的,有直接跑到人行道上來嚇唬人的。之前在網上做過功課,知道不能挑斗它們,只敢一個勁地向前沖,這才保了平安。
五老峰:
通過走五老峰,我總結出個結論,只要是不收費的,又很累的景點,就不會有旅行團的蹤跡。所以五老峰是除了三疊泉上半段以外,人最少的景點之一了。
大門至四峰:雖然從大門到一峰,路程不短,但路還算平坦,中途還見到一只小狗一同游山。但大門到一峰這段沒有任何攤販,尤其是天熱的時候,一定要帶好食物和水。到了一峰,二峰、三峰、四峰就快了,這四峰每個景色都不一樣,都好看,四峰據說是廬山目前已開發的最高海拔了,坐在山巔遠眺,心潮澎湃。
觀光車:
MS是近一年才實行的,很有必要。如果在山上玩一天以上,80元/72小時的車票是最實惠的。當然,時間越長越便宜,一周的也只有95元。這車的確很方便,幾乎每個景點口都有車站,隨到隨上。不過,千萬記得要在進廬山大門的時候買好卡,否則只能特地跑到特定的幾個售票點去買了。見到無數游客事先沒有買票,中途沖過來要坐車,都是失望而回的。
兩條線路的車是各自行駛的,如果在東線要去西線的景點,需要在會議中心轉一下車。(會議中心是兩線的交集處)乘車卡背后都標有路線圖。
乘車卡第一次使用時,會讓你按指紋,理論上是專卡專人使用,但之后再坐車也沒見服務員來指紋驗證的,只是每次上車前用POSE機拉一下卡。
其他些傳統景點,如仙人洞、花徑、含鄱口、三寶樹等,就不細說了。有些我們都還來不及去,為下次去多添一份理由也不錯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