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伊蓮
很慶幸來到什剎海是在秋意已非常濃烈的時候,京城內外,分外妖嬈,但我一直是愛什剎海的,這里也是我心中十分喜愛的地方。雖然這次來北京,是工作,是出差,但是我依舊很慶幸,并且帶上了我相機。
11月的北京,依然還飄揚著秋的氣息,早上起來,看見窗外燦爛的陽光,風吹散了晨霧,看見久違的藍天,心里很是歡喜。只想著要出去,明月說現在的植物園和香山等景區肯定是人滿為患了,不如就從前海溜達到后海,愜意而悠閑,于是欣欣然的同意。
穿過小區的小樹林,也是紅葉鋪滿了草埔,一片秋意盎然,讓心情更是雀躍無比。
查了一下資料: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水利專家,他當年任職的 “都水監”是總管全國水利建設的部門,舊址就在積水潭邊,郭守敬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從事水利建設,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完成大小百余處河渠泊堰的治理,對元大都水利的建設貢獻最為突出,他曾長期在此主持全國水系的水利建設設計,先后規劃設計了引玉泉水濟運河工程、重開金口河引水工程、通惠河通航水道工程等,至今北京的居民還在許多方面受惠于這些數百年前的工程,如現在的京密引水河、永定河引水工程就和郭守敬當年的規劃有直接關系。
紀念館分三個展廳,展示了我國元代天文學家和水利學家郭守敬的生平功績。郭守敬曾制定《授時歷》,精確推斷以 365.3425天為一年,并主持制造過簡儀、仰儀、高表等十多種天文儀器。這些成果都比歐洲早300年。館內還展出有元代水關模型、元代糧船的鐵錨和有關的書籍。
在祠后亭中漢白玉石上,有《重建匯通祠記》,簡要介紹了重修匯通祠及辟為郭守敬紀念館始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