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pirate
11月上海的天氣還沒涼,想著山里大概已經是秋色一片了,就提了包去了那地方。這一圈走的是宏村,西遞,木坑,盧村,協里,南屏,屏山,塔川和關麓。
上海離徽州不遠,車子出杭州不久就進到了徽州界。
宏村
在上海南站坐10點多的班車到徽州歙縣,歙縣有去宏村的招手車,這樣一倒騰到宏村已經是暮色靄靄了,巷子深處的小紅燈籠也亮了起來。天突然下起了細雨,青石板被燈光一照在白墻下發出幽幽的光亮來。
吃過毛豆腐(徽州名菜,但不怎么習慣)已經累了。
你一路的走著,小巷彎彎曲曲,此家的屋頂和那家的屋頂在空中彷佛要碰著了一般的。這時那一段路,一堵墻,一片屋頂都在對你說著宏村的故事。
宏村人多姓汪,在宋代以前是中原的一個望族,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后代。但在中原住的時候那邊發生過兩次大的火災。后經勘輿先生的指點,汪族人遷到了現在的宏村,因此水成了宏村和汪族人的靈魂。
因此現在的宏村人家都是臨水而居。
整個村子似“牛”,那巍峨蒼翠的雷崗山是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九曲十彎的水渠,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村南的湖泊又似牛肚,繞村溪河上架起的四座橋是牛腿。
徽州的老話說: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徽州人多地少,男人到成年必定外出謀生,待有成績便回家娶妻建屋。
但雖墻高園深,卻擋不住婦人的艾艾怨怨。因此徽州的老話又說:娶得徽州婆,勝似十頭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