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天天有喜
我們從學校出發,做10路公交車到西山批發市場下,向前步行百來米到龍宮車站坐去平壩的車,在天龍屯堡下,不放心可以跟賣票員打聲招呼,讓她在到了的時候叫你下車。車票每人6元,坐大概1個小時。
其實這個屯堡有后門可以走的,但是我們幾個沒找到……沒辦法,只好買門票了。記得一定要帶上學生證去玩啊!票價20。
天龍屯堡四公亭里德石碑
天龍屯堡的漢文化源于600年前明朝皇帝朱元璋調北征南和隨后的調北填南。明朝軍隊征服西南后,朱元璋沒有讓這支遠征軍班師回朝,而是一道詔書把他們永遠留在云貴高原。為解決供給,朱元璋下令軍隊屯田,又讓將士們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隨軍”,并遷徙部分江蘇、安徽等地的工匠、商賈在屯田軍隊附近從事生產。軍隊的駐防地稱為“屯”,移民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屯堡人依然保持著一種“漢族道統”的優越感,不僅不改服飾,而且嚴禁與本地人通婚,這又使得屯堡文化得以代代相傳至今。
屯堡民居的最大特點是石頭的廣泛應用,走進屯堡就是走進了石頭的世界,村內的巷道,民宅的墻壁,甚至屋頂的全都是用當地特有的石頭建成,厚的做墻基和墻壁,簿的當做屋瓦。
用當地人的話說,即是“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面石頭的墻,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