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豆沙包
和瑩相約,是由來已久的計劃。十一月初休年假,我想是時候了。
在海航網(wǎng)站定了機票,然后把日期告訴瑩,她說到時她也休年假,陪著我好好玩。
這是我第一次獨自旅行,有點害怕,有點興奮,像小孩子初次到自家后院去探險。
坐在飛往南寧的飛機上
三個半小時后,飛機在南寧機場降落,迎接我的除了瑩還有一場滂沱大雨,坐在駛?cè)胧袇^(qū)的大巴上,車窗上的水流讓我無法看清這個陌生的城市。
下車后,雨漸小,我躲在瑩的傘下,拉著箱子,聽著耳朵里異鄉(xiāng)的聲音,小心翼翼地躲避著過往的行人。但是五天后,還是夜晚時分,我從容地挽著瑩的胳膊走在民族大道上,對她說:我感覺自己已經(jīng)是一個南寧人了~~
在漢庭安頓好行李,瑩拉著我去中山路吃小吃。
玉林牛巴粉
瑩說北方的“拌”南寧叫“撈”,做法和涼皮類似,吃起來很爽口,讓我精神一振,一掃飛行的疲憊。
一整張米粉用大剪子剪在盤子里,淋上秘制湯汁,好吃啊!牛巴很有嚼勁,像牛肉干,花生很香。
云吞肉丸
肉丸很Q,很彈牙,云吞包法獨特,不過這樣子看起來,更像是女孩裙角似的,浪漫的云吞。
卷筒粉
做法和煎餅很像,一勺米粉汁兒燙成皮兒,裹進餡兒,吃的時候淋上南寧特有的黃皮醬,我還加了一點辣椒醬,沒想到,南寧的辣椒這樣厲害,簡直辣的我兩眼冒火。
第二天
在南寧的第二天,我們出門很遲,瑩先帶我去中山路吃早點
中山路街景
白天的中山路,和夜晚的喧鬧截然不同,不過是一條古舊安靜的老街。
古樸的小吃店
在南寧,每條小巷都會發(fā)現(xiàn)很多這樣的小吃店,自己點,自己端,自己調(diào)味,然后慵懶地伸手抽出一雙筷子,開始一天的生活。
香菇豬肉粉餃
看起來很像北方大餃子,但皮是用米粉做的,和卷筒粉一樣,淋上獨有的黃皮醬...
鴨血湯
瑩帶我去的這家小店,粉餃和鴨血湯最有名,我們每到一處,只吃招牌菜。
吃過早點,漫步南寧,這里是步行街,當(dāng)天下雨,行人很少。
瑩說:這樣的建筑叫做“騎樓”。
我喜歡這樣存著一些古老味道的街道,因為鋼筋水泥,實在太一樣。
水街芝麻花生糊
在步行街走著走著,瑩忽然停下,帶我吃了這碗芝麻糊。
這是五天當(dāng)中,我最難忘的味道——芝麻糊細(xì)膩均勻,濃稠軟滑,再澆上一勺花生糊,味道更濃更香。
老味飲食--三鮮老友粉
午餐是老友粉,老友粉有個美麗傳說,當(dāng)然是關(guān)于友誼的。味道酸酸辣辣,和老友瑩一起吃,更有一種“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意境。
漓雨村---啤酒魚
第三天,下雨,下雨,還是下雨,瑩說南寧的十一月很少這樣下雨的,我真是去不逢時啊。
等雨停了,我們才出來吃早點,依然是中山路,這里的小吃太多了。
小門臉 大味道
門臉小,人卻不少,我和瑩到的時候差不多十點了吧,店內(nèi)每張桌子都有客人,騎樓是南寧的老建筑,開在老建筑里的小吃店,自然也是最地道的老味道。
生榨粉
吃完這道小吃,瑩說:南寧的粉終于吃的差不多了。別看米粉多,每一種的做法都不相同,瑩告訴我:老友粉是用蒸好切粉煮的,生榨是用米面團現(xiàn)榨成粉入鍋煮熟的。
這之后,我倆便向著揚美古鎮(zhèn)進發(fā)了。
揚美阿婆
周一的揚美果然格外清冷,游人極少,但我喜歡這樣的清冷,古鎮(zhèn)得以回歸她超脫世外的靜,這才是她原本的氣質(zhì)。漫步揚美,當(dāng)?shù)氐呐藗冏诶认戮帠|西,老婆婆有的擺攤,有的聊天,男人們則是斗牌,偶爾發(fā)出很大以一聲,成群的雞傲然地走在路中間,狗更多,經(jīng)常悄然出現(xiàn)在腳邊,嚇得我不輕。
同車的一位帥哥來自寧波,一個人來看揚美,手里舉著一本厚厚的《古鎮(zhèn)游手冊》,一邊看地圖,一邊抬頭看四周,我和瑩忍不住竊笑。
五疊堂酒店
上網(wǎng)搜一搜,這五疊堂原來還是揚美的著名“景點”。這門口,讓我想到喬家大院,里面很深,本打算在這里午餐,可惜我們到的有些晚,主人不在,只留下我們的回音。
楊美古鎮(zhèn)名吃梅菜扣肉
午餐選在一家小飯館,沒有客人,我和瑩包場。這頓飯,還有一道湯一個青菜,瑩用白話對老板娘說,送點揚美有名的蘿卜干唄。我想送的肯定量小,沒想到,端上了滿滿一大盤,分量足得完全是正菜,蘿卜干很香,吃完了,我們在老板娘家一口氣買了四斤帶回來。
三角梅和梁家巷
古鎮(zhèn),遠離塵囂,都市里來的人,到這里尋找寧靜,古鎮(zhèn)上的人,卻要去都市尋求更好的生活,風(fēng)景,永遠在別處...
從古鎮(zhèn)回到南寧,依然是中山路,瑩說她最喜歡吃火鍋。我說我也是啊。
于是,我們的晚餐,便是這頓豬肚雞火鍋。
雖然都叫火鍋,內(nèi)容卻大不一樣,豬肚雞火鍋是典型的南派火鍋,很養(yǎng)人,用濃濃的雞湯做鍋底,料先加在湯里,先喝湯吃肉,然后才是所謂的涮,而北京火鍋則是一鍋清湯,羊肉和蔬菜,一樣樣慢慢加進沸水里燙熟,而且那湯底,是絕對不能喝的。
瑩說:入夜后的中山路最熱鬧。
吃過火鍋,我們開始了在中山路夜市的街拍游戲。
夜市是一個城市最真實的容顏,走在中山路上,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個外來客,而像個真正的南寧土著。
第四天,吃過早點,我和瑩坐車去了青秀山,我倆都不喜歡爬山,加之到的太晚,臨近中午,于是只在山門前照了一通合影,然后去吃南寧最著名的檸檬鴨~
南寧名吃---甘家界牌檸檬鴨
瑩說南寧曾有過關(guān)于本土餐飲的討論,最后的結(jié)論是,檸檬鴨和老友粉是地道的南寧味。這檸檬鴨,是用檸檬汁炒的,因此鴨肉帶著檸檬的清香酸甜,鴨肉屬寒,一般潮熱的地方都喜歡吃鴨子。北京烤鴨也很有名,但烤鴨吃的是那層油皮兒,因此北京鴨子肥,在南寧吃檸檬鴨,瑩特地要了一只土鴨,很有嚼勁,嚼著嚼著檸檬香溢出來,酸酸的沁人心田。
第五天,告別南寧的時刻到了。
上午,瑩特意請我去吃萬興的早茶。十點進店,已是爆滿,看來這里的早茶很有名氣。
早茶 水晶小餃子
這一頓早茶,這若干小籠,還真是價格不菲呢~~
瑩說:帶我去吃的地方都是她試過覺得最好吃的。看來,我們的口味還是很相近的。
這五天,是我目前度過的最閑適,最愜意的五天,因為下雨,南寧的溫度剛剛好,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吃,每天都有新花樣。吃過飯在南寧濕漉漉的街道上溜達,走著走著,走進一家小館,吃碗米粉,或者糖水,什么都不用想。——這次旅行,我沒有寄情于山水之間,卻忘情于唇齒之間。
第五天下午登機返京。等待起飛的時候,赫然發(fā)現(xiàn)一輪大夕陽,燦爛得耀眼,這五天里,我只在南寧機場見到這一抹陽光...
不過,我還是要對瑩說:謝謝款待!我愛南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