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文殊院是成都人很愛去的一個地方,位于市中心,是一個坐南朝北的川西佛教寺院。他可以說是蓉城鬧市中的佛門清凈之地,里面有功能齊全的四合院,有上萬冊珍貴的文獻、佛經,同時還是成都人品茶的好去處,里面頗是蓉城慢節奏的寫照,特色的小吃,鱗次櫛比的商鋪,民間藝人的彈唱聲能讓你一下子領略到濃郁的川西風情。
黃色的墻 簡單的字
成都文殊院現在日漸成為來成都之人常去的景點之一。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他的歷史、特色、現狀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文殊院歷史
文殊院有悠久的歷史。相傳隋朝時,隋文帝之子蜀王楊秀的寵妃,為當時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稱信相寺。五代時一度改名妙圓塔院。宋代仍稱信相寺。據《成都縣志》記載,明朝末年,信相寺毀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10尊鐵鑄護戒神像和兩株千年古杉,歷劫尚存。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荒蕪的古寺,在兩杉之間結茅為寇,苦行修持,數年之間行著四方,聲名遠揚。傳說慈篤禪師圓寂火化時,紅色火光在空中凝結成文殊菩薩像,久久不散。市民群眾認為慈篤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從此改信相寺為文殊院。
文殊院盡顯莊嚴
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697?/FONT>1706年),官紳軍民捐資重修寺廟,嘉慶、道光年間,文殊院方丈本圓法師又采辦了82根石柱,改建、擴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現今的規模。這82根石柱今天成為院中一景。
近代時,文殊院香火興盛。歷任方丈都在這里開壇傳戒,并辦有佛學苑、傳習所,培養僧才。抗戰時期,高僧大德佛源、太虛、能海等陸續到這里講經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撥款修繕寺廟。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文殊院里的古經書
文殊院特色
文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積11600平方米。寺院的山門(又稱三門)對面有一道宏偉的大照壁,壁上鐫刻的“文殊院”三字為清康熙年間該院慈篤海月禪師所書,相傳這位禪師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道行高深。院內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說法堂、藏經樓5座大殿遞相連接,與東西兩側的鐘樓、齋堂、廊房等建筑渾然一體,莊嚴肅穆,古樸寬敞,為典型的清代建筑。兩旁配以禪、觀、客、齋、戒和念佛堂、職事房,形成一個封閉的四合院。
兩相對峙的三檐式鐘鼓樓,鐘樓里懸有4500多公斤的銅鑄大鐘一口。觀音大士像為青銅鑄造,可稱雕塑精品。護法神韋馱像,為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七代方丈本圓用青銅翻砂鑄成,工藝精細,童顏神態,體現了“童子相貌,將軍威儀”。還有一尊列為“空林八觀之一”的緬甸玉佛,是院僧性鱗和尚于民國11年(1922年)歷盡艱辛,步行募化到緬甸請回的。另外,院內還有大小300余尊佛像,無論是石刻、銅鐵鑄造,還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化藝術價值。
文殊院還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和上萬冊佛經、文獻,如院僧先宗等3人刺舌取血書寫的“舌血經書”;明神宗的田妃刺繡的千佛袈裟;清楊遇春長女以自己頭發繡制的水月觀音。院內所藏唐僧玄奘*骨尤為珍貴;1942年在南京發現3塊唐僧*骨,現在一塊留存南京,一塊送往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一塊送給成都。
解放后,多次對該院進行修葺、粉繪,并增種上千株銀杏、香樟、梅花、玉蘭等花木,又增設了茶座和極有特色的素餐館“香齋堂”,使之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佛事、游覽場所。
鬧市中的清凈之地
文殊院現狀
文殊院經過歲月的洗禮,日漸受到大眾的喜愛,尤其在這樣放鬧的都市中,還開著一扇清凈之門,因此更加受到都市人的喜愛。現在游人還可在文殊院茶室品嘗四川特有的蓋碗茶,手捧茶船、茶碗、茶蓋,耳聽民間藝人的彈唱,可盡情領略川西風情。
現在的文殊院常有人燒香拜佛
現在去文殊院游玩的人越來越多,就需要了解更多吃喝玩樂的信息。
①文殊院門票
文殊院門票5元/人(開放時間:8:00——17:00)
具體查看[成都文殊院門票價格是多少]
②文殊院交通
16、55、64等公共汽車可以到達。或乘坐地鐵一號線至“文殊院”站。
③文殊院小吃
從文殊院出來,馬路對面就有好幾家小吃店。小小的地方卻有*地道的成都本地風味。推薦甜水面、黃涼粉、清湯抄手,還有地道的鹽煎肉、鴨子也是很過癮的!
④文殊院住宿
特別推薦西藏駐成都辦事處第二招待所,這里是驢友們扎堆的地方,各類旅游信息都能找到,且互相幫助的氛圍相當好。
以上就是為大家準備的四川成都文殊院簡介,其實來成都除了除了錦里、寬窄這些必去的景點之外,需要你帶著發現的眼光,嘗試的心理,去成都街角巷陌轉轉,你會發現更多你不曾在網上或是書上看到過的驚喜。更多成都旅游信息請查看[成都旅游網]
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金牛分社提供九寨溝旅游.成都青年旅行社多年致力于成都周邊旅游,峨眉山旅游,稻城亞丁旅游,國內旅游等服務.四川青旅官網專業旅游租車,酒店預訂,定制旅游等.四川青年旅行社推出旅游小包團,定制旅行,四川自駕游等高端純玩旅游團為主,榮獲廣大游客好評率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