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峨眉山伏虎寺位于峨眉山麓伏虎嶺下報國寺西約1公里,是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因為寺前的山形像一頭伏臥的老虎,故名“伏虎寺”。始建于唐,宋時名神龍堂,后因附近常有虎患,寺僧建尊勝幢以鎮壓,更名伏虎寺。
伏虎寺整座寺院掩映在密林之中,因而有"密林藏伏虎"之稱。然而神奇的是,寺院的屋*上終年無敗葉堆積。伏虎寺距報國寺1公里,位于瑜伽河與虎溪匯流處,海拔630米,為峨眉山更大的比丘尼寺院。在這里還可以看到峨眉山三大園林之一"布金林"、中國銅塔之更"華嚴塔"和全山更大的"羅漢堂"。"華嚴塔"塔身呈八方形,通高5.8米,為十三級樓閣式鋼塔。塔基為須彌座,上置瘦長覆缽式塔身,高96厘米,正面設塔門,額鑄正書陽文"南無阿彌陀佛華嚴寶塔",兩側聯文:"皇圖鞏固,帝道遐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佛日增輝,法界有情,同生凈土。"聯旁鑄守門神像各一。其余七面均鑄神像6排。上接十三級八角形重槽樓閣,各級均勞佛像,共4700余尊,像間鑄《華嚴經》。塔剎為葫蘆形。此塔鑄造精美,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羅漢堂于1995年峨眉山佛教協會撥款200多萬元重建。羅漢堂高大雄偉,恢弘莊嚴。殿內供奉的500阿羅漢均按照佛教傳統塑造,造像生動,流金異彩,佛教氛圍十分濃郁。
伏虎寺門票為6元/人
伏虎寺的*一大殿為彌勒殿,供奉的是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塑像。其次是大雄寶殿,青瓦、木皮的建筑風格,帶著川西民居特色坐落在伏虎寺,殿前因有很多長明(佛前海燈)而更具特色。然后是華嚴寶塔,可稱為一項巨大的工程,鑄造于近800年前,而且一次性完成,整個5.8米的高度沒有經過任何拼接。還有羅漢堂:位于伏虎寺更高處,羅漢堂里面供奉著500羅漢,更有大家熟悉的“布袋和尚”。伏虎寺里面還供奉著佛的保護神韋陀菩薩。